第A5版:都市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装卸过程中,面粉包装袋破损了怎么办?

他耍起小聪明:更换包装假冒名牌销售

  本报讯(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张淑蓉) 运输途中,面粉的外包装破损了,或者是被雨水打湿了怎么办?江北一粮行经营者杜某为此耍起了小聪明,将这些包装破损的面粉打散后重新进行灌装并包装出售,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人在镇海制售假面粉

  “去年7月,我们接到举报,位于骆驼街道的一个仓库内经常有人在制售假面粉。”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朱志旺说,在对该粮行仓库进行突击检查后,现场发现并查扣标注“五得利”商标的面粉102袋、标注“丹佳”商标的面粉80袋。后经这两个注册商标所有权人———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鉴定,上述面粉均为假冒产品。

  经查,杜某在江北区马径有一个粮行,从事面粉批发、零售经营活动,在镇海骆驼街道还有一个仓库。由于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包装常出现破损情况,为此,他耍起了小聪明:联系一家印刷店,制作了标有“五得利”商标的面粉包装袋500个及假合格证500张,然后将破损的货物在仓库内进行重新包装。

  “2015年6月至7月间,杜某分3次将包装破损的‘丹佳’面粉更换成‘五得利’面粉的包装及合格证,共计274袋。2015年7月,杜某又将一批被雨水打湿而结成硬块的‘丹佳’面粉拆包进行清理,包装成全新的‘丹佳’面粉共计80袋。”朱志旺说,“截至被查获,杜某违法经营假冒‘五得利’、‘丹佳’商标面粉的货值达23858元。”

  因制假售假被罚8.5万元

  因假冒商标及标签内容虚假等违法事实,镇海区市场监管局对杜某做出“没收假冒包装及假合格证、没收侵权面粉先行处理变卖所得款1800元、罚款85000元”的行政处罚。

  朱志旺表示,从近两年的案件查处情况来看,对临近保质期食品、包装破损食品予以更换包装进行再销售是商家降低经营成本、谋取利润的惯用伎俩,而且作案手法和场所往往比较隐蔽,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社会危害很大。“作为监管部门,我们除了切实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场所、经营单位食品仓库的巡查监管力度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通过群防群查群治,尽可能在源头上杜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假冒的食品流入市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