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凌琳 通讯员 陈瑾) 作为大宗商品领域唯一面向校园的比赛———2016“甬商所杯”全国高校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及创新大赛近日正式拉开帷幕,开放性的赛程内容和10万元的奖金设置点燃了“象牙塔”学子的参赛热情。 据悉,本次大赛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发改委和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与过去三届不同的是,本届大赛引进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国内一线高校,专业涵盖了大宗商品、金融、国际贸易、信息技术等,而不同专业背景的参赛选手,呈现出了多元的比赛思维。 大宗商品专业的黄同学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就业形式似乎更加严峻,前辈的求职经验告诉我,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全面,掌握如何运用金融工具为企业保住利润、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可成为我简历的一大亮点。” 来自上海金融学院的王杰首次接触“大宗商品”大赛,时至第二周,权益排名便位列第三,他这样分享他的参赛体验:“之前在学校学习较多的是期货、现货市场的理论概念和模型设计,在交易大赛中,120万元启动资金给我真实的体验感,怎么做到‘钱生钱’,确实要做很多功课,我从中取得了‘技术面分析+顺应趋势+严控风险’的获利经验。”事实上,接下来,大赛还设置了创新类项目,他表示,赛制十分吸引人,正打算和同学、老师组团报名,结合金融理论模型和大宗商品,争取出个好作品。 来自万里学院的邬亚楠第二次参赛,显得更为淡定。“自主选择交易品种,关注行情适时建仓平仓,还要把控风险做好资金安排,面对隐藏在活跃交易数据背后的各路高手,可谓‘步步惊心’。”他说。当然,因为有了去年的参赛经验,他显得更加果敢也更有耐心。 作为连续四届该赛事的承办方,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一直支持校企合作,该项活动负责人戴经理表示:“借鉴前三届的赛事成功经验,交易所为国内年轻创新者———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拥抱互联网+新业态的机会,目的在于广泛传播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理念,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思维、新力量,也为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育土壤。” 据了解,本次交易大赛跨地域、全方位实现多校联动,扩大参赛规模,目的在于为开拓莘莘学子创新就业思路做出有益尝试。上周结束第五周比赛争夺,来自浙江万里学院的金杰以51.72%的总收益率位居榜首。接下来的比赛中,前期谨慎操作的选手将逐渐放开节奏,赛程有望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