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今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跑”以后就能“领跑”吗?

  郑建钢

  “图方便让孩子提前一年进幼儿园,如今大班毕业了,还没到上学年龄,幼儿园又说名额满了无法接收复读。”市民袁先生致电新闻热线87777777,诉说了自己面临的尴尬局面,“我们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孩子在家玩一年吧。”

  5月16日《宁波晚报》

  

  只听说过高考有复读,那是因为没有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或者没有达到心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没有办法,只能复读,有待来年再考。恕笔者孤陋寡闻,幼儿园复读,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袁先生面临的尴尬,反映了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抢跑!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不能输,而且还要想方设法抢跑。不知有多少家长栽在这句话上。他们总以为,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许多家长就像袁先生那样,想办法让孩子提早一年上幼儿园。接下来,就能提早一年上小学……表面上看,孩子在起跑线上华丽抢跑成功,接下来,就一定能一路领跑。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某实验小学的老师认为,在幼儿园里接受过一年级教育的孩子,刚开学的时候,表现出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半年以后优势就不明显了;同时还暴露出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反而影响学习能力的衔接。而其他孩子则已经很快适应了学校的环境,融入了学校的教育。所以,在关注孩子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三方面的衔接。某幼儿园园长认为,家庭教育的补充也很重要。成人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做游戏就是榜样;还能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将来适应小学的生活。

  这就是说,只着眼于抢跑,而不注重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迟早会被其他孩子追上,领跑就更谈不上了。

  如果我们来看一下德国的教育情况,可能会把问题看得更透一些。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不会教太多东西的。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而且要玩得开心。其次才是教一些基本常识。严格地说,德国是从中学才开始传授知识的,而且第一位是教学生怎么去学习和思考。用我们许多家长的眼光来看,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简直是输得惨不忍睹。玩能当饭吃?只是教学习和思考,怎么能考上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可是,全世界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举世闻名;德国的汽车、化工、机械、环保世界第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德裔)占了全球将近一半……

  可以说,德国没有什么人抢跑,却一直有人在领跑。而我们那么多人在抢跑,却很少有人领跑,而且未必能跑得多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抢跑不如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