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臻 昨日,全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波外国语学校举行,2015年宁波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公告同时公布,报告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市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报告显示,中小学生身高体重逐年提高,但肥胖率也逐年增加;体能素质测试中,合格率基本接近100%,体能素质逐年提升,但不同区域间体质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而且高三学生体质下滑现象明显。 73万学生受测试 共有11项指标 据悉,本次测试内容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上报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中心的全市11个区县中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本次受测中小学生人数为736117名,测试学生覆盖率达到89.44%。《标准》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等三大方面11项指标,其中身体素质包括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初中以上各年级学生)、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报告显示,宁波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表现较好,及格率均在95%左右,各地、各年级差异较小。优秀率表现上,各地、各年级差异较大,宁海、象山优秀率在10%左右,表现较差;海曙、江东表现较好。从年龄段来看,高中学生的优秀率要低于小学和初中学生。 体征发育 肥胖率逐年增加 现象:体重的增幅大于身高,BMI指数高于2013-2014年的BMI指数,而且该指数在逐年增加。 目前男生中的肥胖发生率为7.4%,女生中的肥胖率为4.8%。相对而言,男生肥胖问题比女生更为突出。 分城镇和农村来看,城镇男生肥胖率普遍高于农村。在女生中,在发育期之前(小学阶段),城镇女生肥胖率要高于农村女生;进入发育期后,城镇女生的肥胖率被农村女生反超。 分析:此现象可能与小学龄段学生运动量少,父母溺爱,过度保护,不让其运动及提供过多营养食品导致孩子营养过剩有关。 体能素质 体能素质逐年提升 体能合格率较高,基本接近100%,参与测试的中小学生基本都达到了及格水平。大部分测试指标合格率在95%以上,如肺活量合格率96%、一分钟跳绳合格率99%、50米跑合格率97%、一分钟仰卧起坐合格率96%、800米跑合格率96%,只有几项指标合格率90%左右,如立定跳远92%、坐位体前屈94%、1000米跑90%。 在主要体能素质指标上,如耐力跑、50米跑、仰卧越坐项目,相比2013年、2014年,优秀率逐年提高,提升的幅度一般为每年1%~2%,部分指标甚至达到了每年5%~6%的提升幅度。这说明中小学生的综合体质素质在逐年提高。 城镇学生体能综合优于农村 现象:在主要体能素质指标上,如50米跑,城镇男生、女生都显著优于同龄的农村学生。 分析:一方面与营养条件有关,城镇学生营养条件更好,另一方面也与城镇教育设施建设更完毕,学校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关。未来需要在农村进一步加强体质综合锻炼和建设。 各地差异明显 体能素质合格率差异不大,基本都接近100%。但优秀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如宁海、象山,在主要体能素质指标上都表现较为薄弱;而海曙区、江东区在优秀率上大部分表现优异。 例如针对一分钟跳绳项目,宁海和象山的优秀率水平较低,只有25%和35%;海曙和江东的优秀率表现优异,优秀率水平高达80%和68%。再例如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表现较差的区域,如宁海和象山,优秀率只有7%和12%;表现优异的区域,如海曙和江东,优秀率达44%和34%。针对表现较为薄弱的区域,未来需要加强体质综合锻炼和考核。 高三体质下滑现象明显 现象:50米跑、耐力跑等体质测试指标上,学生体质在初三阶段达到一个高峰,进入高中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高三时降为谷底。部分指标,如立定跳远、50米跑等,甚至比往年都有所下降。 分析:潜在原因可能是高考的升学压力,导致部分学校和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和考试,忽略了体能锻炼,导致学生的体能综合素质逐年下降。 中小学生身高体重逐年提高 初中是男生发育高峰期 男生体重增幅比女生大初一男生中小胖墩最多 记者注意到,对于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身高体重,还有肥胖指标,本次报告中也有具体分析。 初中是男生发育高峰期 走进学校,很多人都有感受,现在的孩子普遍越来越高了。的确,数据显示,将2015年的学生身高与2014年和2013年数据进行对比,宁波中小学生几乎在各个年龄段的平均身高均有所提高。2015年的身高数据比2014年提高了0.5厘米,比2013年普遍提高了0.8厘米,整体增长趋势显著。 宁波孩子哪个阶段个子长得最快,平均身高是多少?数据显示,初中阶段是男生的发育高峰期,进入高中后,身高趋于平稳,平均身高为1.70米~1.75米。女生的身高集中发育年龄为小学至初一年级,进入初二后身高趋于平稳,平均身高为1.61米~1.62米。 男生体重增幅比女生大 报告也针对学生体重问题进一步做了分析,最终显示,对比2014年与2013年的测试数据,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在各个年龄的平均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男生的增幅比女生大。其中,男生在初中阶段体重稳步增长且增长幅度较高,进入高中后趋于平稳,平均体重为60公斤~64公斤。城镇男生普遍比同学龄段的农村男生的体重大,差距为1公斤~2公斤。女生在小学4年级至6年级体重增长较快,进入初三后趋于平稳,平均体重为52公斤~53公斤。城镇女生也普遍比农村女生体重重,差距在1公斤左右。 初一男生中小胖墩最多 2015年,男生的平均肥胖率为7.5%,比2014年增加了0.3%,比2013年0.9%;女生比2014年增加了0.2%,相比2013年增加了0.6%;肥胖率呈逐年扩大趋势。 其中,男生肥胖率在4%~8%左右,初一年级城镇男生中的“小胖墩”最多,占8.4%;女生肥胖率在3%~6%左右,其中高一年级农村女生肥胖率最高,为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