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重生活化的表演,唱的是石骨铁硬宁波话……

品味甬剧的“草根魅力”

  孔斓颖 摄
甬剧《典妻》剧照 李超 摄

  “稀里糊涂”进入戏剧班

  小学毕业时,班主任来问我,你要不要去报名上戏剧训练班?我不知道这训练班是怎么回事,反正老师叫我去就去。

  到了考场,老师问:“你会唱甬剧吗?”我说不知道甬剧。他说,那你就唱歌吧。我就唱了首《社会主义好》。唱完,老师又让我做了套广播操。然后他又说,你过去拿一把伞过来,并示范打伞的动作。最后他问,前面有老虎过来了,你怕不怕?我说不怕。然后他就扮成老虎,我就往后退。最后老师说,行,你回去吧。

  就这样,在1961年,我进了戏剧训练班。

  那时候国家经济很困难。应该说我的运气非常好,当时我们的口粮定额是一个月30斤,唱武戏的给35斤,我就属于35斤的。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在甬剧班,除了唱功和念白是甬剧老师教的,基本功训练都是京剧老师教的,京剧的起霸、趟马、走边,以及棍、剑、棒等都要练,虽然甬剧好像没有什么地方用得上这些,但我们还是每天认真地练。由于怕被退回去,我记得自己过年都不敢回家,成天呆在训练班和同学们一起练功。

  1964年我们毕业了。后来又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们一直没有真正演过戏。直到1971年,我们所在地区的越剧团才排了一个戏,我有幸被选中演男一号。

  来自于草根的甬剧

  注重生活化的表演

  1978年以后,我们原来学甬剧的20多人终于都回到甬剧团。1978年下半年,我们在上海演出《雷雨》,一炮打响。每次演出结束,好多观众上台来跟我拍照,其中有很多是宁波人,他们问:《半把剪刀》怎么不演了?下次你们带《半把剪刀》来啊!

  回宁波后,我们马上研究《半把剪刀》,因为它是甬剧的经典代表剧目。上海堇风甬剧团曾经在上个世纪60年代把《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典妻》这三部大戏拿到北京演出,让甬剧首次在全国有了声望。

  那么,甬剧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认为,甬剧起源于19世纪的初期,是从唱新闻、马灯班到串客班发展而来的。

  1886年,奉化一个老艺人带领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当时在上海经商、打工的宁波人将近有40万人,大家都想听乡音,所以当时看的人非常多。串客班到了上海以后就改名为宁波滩簧。可以说,甬剧经历了田头山歌、串客、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甬剧六个阶段,才形成现在意义上的甬剧。

  甬剧是来自于草根的一个剧种。它没有京剧的程式化,而是比较随意、很生活化。因此有的戏,甬剧是没法演的,比如说帝王将相的戏、才子佳人的戏。甬剧以生活化的表演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善于表达人物内在的感情,最擅长演的是现代戏。

  但很遗憾,现代戏要保留下来很困难。甬剧为什么不像越剧、京剧那样有很多好的戏?我觉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现代戏有时代性,过了这个时代,这个戏就很难保留下来。我不是说现代戏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剧种,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保留剧目,这是一个剧种的价值与生命所在。

  为什么要提《半把剪刀》《雷雨》《典妻》这类剧目?因为这三个戏可以长久保留下来,它们的生命力是持久的。再过50年,《半把剪刀》还是会很好看。

  用很硬的宁波话唱甬剧

  语气浓烈是其特点

  《半把剪刀》《雷雨》《典妻》这些戏能够代表甬剧的艺术特色。甬剧最大的特点是语气浓烈,比如用宁波话说:“阿姐,你这个怎么回事?”“你好了没有,阿姐?”这种甬剧特有的表演手法,是越剧没有的,其他大剧种也没有。

  还有,甬剧的唱腔很“奇怪”。唱,是戏剧里面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甬剧的唱不像越剧、京剧,因为它唱的是宁波话,是很硬的宁波话。唱一般要求要比较软、比较委婉,而我们甬剧确实难做到。如果唱得委婉的话,那就不像甬剧了。要唱得好听,又不失甬剧风格,难就难在这儿。

  还有,宁波话里形容词很多,比如“跑过去,摔一跤,血敲得嗒嗒滴”,类似这样的话在以前滩簧时期经常使用,它很能引起观众共鸣。

  甬剧最基本的唱腔是七分调。此外,甬剧的唱腔还有流水、二黄、四明南词,再加上江南一些小剧当中的小调等。这些老调是经常要唱的,用宁波话唱起来很生动。观众听了,会说:这宁波人怎么这么有趣,唱得这么滑稽,很舒心。 

  当然,现在根据甬剧剧目,唱腔已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唱腔得接受观众朋友的批评,因为新的东西出来以后肯定有个发展、改善的过程。甬剧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唱腔音律性不强,不太好听。现在我们都在研究,怎么样让它好听?然后怎样给它保留下来?不过,要好听就需要加强它的旋律,加强它的音律性,可这样一来又不大像甬剧了,这是一个两难问题。记者 陈晓旻 整理

  主讲人

  

  杨柳汀,1947年生,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50多年表演艺术生涯中,担任过几十部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戏剧节一等奖、优秀表演奖等。退休后仍从事甬剧艺术研究。

  5月28日,杨柳汀应邀来到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作题为《甬剧赏析》的讲座。他从自己早年学艺的趣事讲起,给大家介绍了甬剧的历史沿革,阐述甬剧艺术在题材、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