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看着儿子深夜伏案于题海中,我提醒他早点休息。并告诉他,没事,能考上什么大学就读什么大学,人生之路还长着呢。儿子翻一下眼皮,老妈,我总得考个过得去的大学,否则怎么对得起你们呢。然后对我扮个鬼脸,又说,老妈,你只要多做些好吃的就行了。 那好吧,你负责努力学习,我负责提高厨艺。 曾经无限急躁过焦虑过,对教育这档事,每个家长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教育理念不一样导致教育成果也不一样,在中国,成败以分数论英雄。一个孩子很早就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开始补课报各种兴趣班。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面对儿子的成绩报告单,我跟儿子急,这样的分数不补不行啊,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我一厢情愿地替儿子订好计划,儿子说,老妈,到底是我读书还是你读书,你不要把你的意愿强加给我,行吗?我用母亲的气势反驳他,我这是为你好,懂不懂?到最后,儿子总会给我吃一颗定心丸,放心吧,老妈,我会努力的,自己有数。 这样的情景剧,每年的寒暑假总要粉墨登场,每次儿子他爸从中做个和事佬,出资让娘俩去游山玩水,平息“战事”。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娘俩奔波在湘楚大地,谈古论今。脱离了高考这根指挥棒,娘俩不知有多融洽,做母亲的不仅得烧几样拿得出手镇得住儿子的好菜,而且还要在思想上跟上他的步伐,这样才能从他的牙缝里蹦出几句“好听”的话来,比如老妈你真厉害你真棒之类的话。这年夏天,从武汉回宁波,没买到火车坐票,可是归心似箭,娘俩站在两节车厢结合部,从没吃过苦头的儿子有点不知所措,我很后悔这匆匆的安排,大可再逗留一天。结合部站着好几个年轻人,等车厢静下来时,能坐的席地而坐,不能坐的就站着,有个小伙腾出地让儿子坐下,儿子把位置让给我,附在我耳边说,老妈,我长大了,你坐着,我会照顾你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觉得这一趟旅行真值得。 电脑游戏一直是儿子的心头好,却是我的心头刺,为此娘俩炮火不断。我说你像个傻瓜一样走来走去被人差遣做各种任务有意思么?说好一刻钟后结束游戏吃饭为什么还磨磨叽叽?家里的节奏全被游戏打乱了。儿子说,老妈,求你了,再让我玩一会,好不容易和同学一起约好玩一次,我保证晚上认认真真做作业。这样的对话像一幕话剧,双方都气鼓鼓地据理力争,这枚刺终于到了高三,由儿子亲自操刀拔掉。他说,我要切换成高考模式,再不努力就晚啦。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儿子像鼓满风的帆,我反省自己,放低期望,让他轻松上阵,看着儿子健康快乐,才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儿子已经在憧憬着大学生活,办了银行卡,在淘宝上看好利物浦队的足球鞋服,要我下单,说这是大学里踢足球的装备。还说,老妈,你说现在辛苦能换来读大学的轻松,纠正一下,学长说了大学里读书也是很拼的。哦,还有,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我想去网吧通宵上网。哦,还有还有,我上大学去了,你们俩就不用为我吵架了…… 只要你努力拼搏过,就不会有遗憾。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