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伟 近日,鄞州公交又有26辆新能源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上路了。这款新能源车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车辆起步、进站等都非常平稳,减少了因车辆顿挫发生的乘客摔倒、拥挤等现象。 可以说,公交车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同时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变化。而从中巴公交化改造而来的鄞州公交,更是记录了鄞州城乡巨变。截至目前,鄞州累计有1600余辆公交车在城乡之间运行,真正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 其中,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已经有140辆,再加上22辆纯电动公交车和490辆天然气公交车,鄞州公交的新能源车占到了公交车总数的40%以上。 这些公交车日夜穿梭在鄞州各大街道,连接着家和单位,连接着区县的分隔,也连接着鄞州人心底那一抹难忘的记忆。 中巴公交化改造———开启鄞州公交新历史 2001年,鄞州区(当时还叫鄞县)开通了第一条公交线路108路。当时,108路穿行于横街镇至甬港新村之间,极大方便了横街周边农民来回宁波。甚至,很多农民就是为了坐趟公交车,专程逛了次宁波市区。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鄞州撤县设区,区域面积达1346平方公里,随之而来的是,鄞州新城区作为宁波市三江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最佳途径,但没有公交发展,就没有城市的拓展。发展公交,无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推手。而鄞州区委、区政府也正是这样做的。 不过,在当时,鄞州公共交通还是以中巴车为主。这些中巴车都是私人联营承包的,不但乘坐不舒适,环境脏乱差,而且开在路上还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以前,我们坐的中巴车又脏又乱,破得不成样子,服务态度也差,这么小的车子,居然可以塞下四五十个人……”这是鄞州社区论坛里的“路边的小草”对多年前中巴车的记忆。 2004年8月3日,在鄞州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鄞州区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全面启动。仅仅一年后的2005年9月28日,全区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全面完成。 家住徐家漕小区的刘先生还记得,20多年前,集士港镇深溪村通往外面的客运班车改成了中巴车,深溪村民要走上近两公里才能到最近的中巴车站头。2005年3月公交化改造后,车子通到了家门口,当时村民们自发燃放鞭炮庆贺。 2006年春节,刘先生带着妻子、女儿、女婿,拎着大包小包,坐上610路公交车,前往深溪村走亲戚。“公交车班次多,票价也便宜,实在是太方便了。” 有同样记忆的还有家住樟村的李先生。“以前到宁波城里办事,早上出发,还得住一个晚上,非常不方便。” 此后,2008年鄞州又进行了公交综合改革。到如今,鄞州累计有1600余辆公交车穿梭在城乡之间,真正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 个私中巴公交化改造,转变了以前个体运输经营模式,实行公车公营,改变了各自为政和城内、城外条块割据式的经营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原中巴车营运中拉客、宰客、甩客、兜客、无序竞争,以及不安全等问题,加快了城乡交通融合。 车型更新换代节奏快———公交车变成一道风景线 中巴车公交化改造后,鄞州区实行了公车公运,企业化运作。首先,破旧的中巴车被整齐划一的公交新车替代,车容车貌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伴随城区的不断拓展,鄞州公交线路也在延伸。 为此,鄞州区区委、区政府也对鄞州公交进行了大力扶持,鄞州公交也迅速壮大、发展起来了。截至目前,鄞州公交有170条路线在运行。而在织密公交线路的同时,鄞州公交加快了车型更新换代的节奏。 早在2012年5月,鄞州区在宁波市已率先全面跨入空调车时代。所有车辆均有冷暖空调设置,夏季室外温度超过28℃,冬季室外温度低于10℃,公交车便会开启空调模式。 鄞州公交的老乘客顾先生说,他每周都要从集士港坐车到市区。“我第一次坐上空调车的时候,差一点因为太舒适了而错过了站。” 2012年起,鄞州区委、区政府也对鄞州公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实行节能改造,大力引进新能源公交车。2012年12月7日,120辆LNG天然气新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使用,自此鄞州公交步入新能源时代。 所谓LNG,是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一名鄞州公交的司机告诉记者,每辆天然气公交车的的发动机后都装有1个大钢瓶,装满天然气后,可以开400公里左右。“第一次开LNG天然气公交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发动机噪音明显小了很多。而在刹车等其他性能上,天然气公交车也要优于以前的汽油和柴油车。” 接下来,鄞州公交又引进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最后还用上了纯电动公交车,实现真正零排放,鄞州公交环保节能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厚积薄发,鄞州公交已逐步形成一条符合鄞州实际、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交发展新路子。 去年3月18日,鄞州公交引进了22辆纯电动公交车。这在全省公交史上尚属首例。纯电动公交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公交车。 相比其他新能源车,有着几十年驾龄的鄞州公交车老司机陈师傅认为开纯电动公交车最省心省力。“不止是我,我们车队的司机都喜欢开。这车没有离合器和变速箱的操作,不仅让我们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安全性增高,对于乘客来说,坐在里面也非常舒适平稳,而且没有噪音。” 他举例说,166公交线上用的就是纯电动公交车。平时乘客比较集中,站点之间的距离短,公交车需要频繁启停,而纯电动公交车无需踩离合器和挂档,大大减轻司机的驾驶疲劳。 鄞州公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的价格为130万元,国家补贴就有50万元。“我们一般会在夜里用谷电来给汽车充电,核算下来,成本比汽油、柴油车少了非常多。” 记者了解到,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只要充电1至2小时,就能充满230度电,可行驶距离达到了200多公里。“汽车的维修成本也比较低,其中电线、电池和电机三大系统都是由生产厂家保修8年,我们平时只要对刹车片进行维护就可以了。” 统计发现,传统公交驾驶员每天工作中需要重复踩离器合和挂挡几百次,每到一个站点还要按动按钮,开关车门和报站名,工作量相当繁重;而使用纯电动公交车无需踩离合和换挡,无疑大幅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也更有利于行车安全。 2015年7月28日,全球首条储能式无轨电车在鄞开通,鄞州公交一下子迈入了绿色时代。目前,10辆储能式无轨电车都投放在公交196路,每天往返于鄞州客运总站到金谷南路创新128园区,全长10.2公里。 根据统计,鄞州公交目前拥有天然气公交车490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40辆,还有22辆纯电动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40%。鄞州公交相关负责人强调,以后旧车更新以及新车采购,他们都会锁定新能源车。 低碳环保、无线智能———鄞州公交未来还有更多畅想 近年来,鄞州公交按照“市区直达、区镇通畅、镇乡联网”的发展思路,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今年3月,轨道一号线二期刚刚投入试运营,鄞州公交又新辟公交线路微51,这是鄞州区首条微公交。 在此之前,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二号线开通时,鄞州区也曾新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9条,目前公交接驳线网布局已基本成熟。 此外,鄞州区还完成1600多辆公交车的无线智能设备终端安装,实现车载动态视频3G实时传输、自动报站、客流统计等功能,与市区公交并轨一小时优惠换乘系统,同时拓展手机平台为市民提供公交线路、站点和到站情况实时查询。 一次又一次的升级换代,一次次推陈出新,乘客乘坐舒适度好了,驾驶劳动强度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少了,鄞州公交用自己的滚滚车轮见证着鄞州的点滴变迁,全面构建具有鄞州特色的现代交通出行方式,让鄞州人都爱上了乘坐公交的出行方式。 未来,鄞州还将探索实施“公交互联网+”计划,开展智慧交通二期规划研究,重点发挥互联网在公交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智慧交通的创新成果融合于公共交通各元素中,增强绿色公交发展动力,促进公交事业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