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民 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疾控中心提醒: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猩红热近期高发

  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 童程红 通讯员 马蝶翼 陶子) 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根据监测数据,我市已经进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猩红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广大市民要注意预防。

  记者昨日从宁波市妇儿医院了解到,从5月中下旬开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逐渐增多。特别是最近几天,病例数量更是明显增长。据粗略统计,在6月12日当天,仅手足口病的患儿就有一百位左右。不过目前该院接诊的猩红热小患者还不算多。

  疾控专家指出,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并且可多次感染。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都可能被感染,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一两天后便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等。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相同,传播途径也相似,但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同。7岁以下儿童多发,常表现为中低热,持续2至4天,伴随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两三天后疱疹破溃成黄色溃疡。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好发于5至15岁的少年儿童。潜伏期为2至5天,发热多为持续性,伴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上述传染病要做到以下几点: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家长要多关注幼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体表皮肤等是否有皮疹,发现疑似症状后要尽快送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