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端午小长假刚结束,不知道大家前两天都去哪玩了呢?这个假期不少亲们都不约而同去了一个地方———鄞州横溪白岩山。听说啊,那里有宁波最美的风车公路,最近公路边更是开满了黄灿灿的花朵,你不想瞧一瞧? 6月12日宁波电视台 宁波最美的风车公路,弯弯曲曲地盘旋在各大山头,煞是美观。但是,在引得各路游人声声叫好的同时,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为了这一壮观的大风车风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大? 大风车发电机的设计初衷,想必是为了节能和环保。按理说,节能和环保应该并行不悖。可是,为了建造大风车发电机,山坡被挖掉了,植被被削掉了。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要想再恢复,是不太可能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确实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额外的学费。这笔钱,不能就这样白白地扔了。就拿绿化来说吧,按理说,宁波的公共绿地、广场和小区,应该多考虑种植本土树种。道理很简单,本土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易于养护,节省运输成本。如果多种植一些诸如我们的市树香樟树、市花山茶花之类的常绿树和绿叶树,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么些年以来,有关部门过分追求名贵、漂亮和花色搭配,大量引进了巨王棕、象牙红、加纳利海枣之类的热带树,这些外来树种对宁波的环境、气温、土壤都不太适应,成活率普遍不高。特别是今年一月份,强寒流侵袭,这些树种冻死的冻死,冻伤的冻伤。若仔细算一算经济损失,绝不会是一笔小数目。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人如此,养树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说环保特别是绿化搞得好的,德国算一个。根据笔者的所见所闻,德国的绿化,总体规划好,具体的种植和养护又环环相扣,低矮的灌木和参天大树错落有致,很有层次感。就好像居住在花团锦簇、绿茵环抱的花园里。但是,与德国人交流这方面话题,他们的看法却全然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他们的环境再优美,那也是人造的景观,是后天建设的,别人照样做得出来。他们倒是特别羡慕中国的大好河山,那都是老天爷赐予的。像海南岛的热带雨林,简直就像一个天堂,而且不仅仅美丽,它更具备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我们知道海南岛是过冬的好地方,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避暑的好地方。比如三亚,夏季的气温一般不会超过33℃,这其中,就有热带雨林调节的功劳。天然的东西,可遇而不可求。 我们做任何事情,动机与效果应该高度一致。不仅要看到眼前的效果,更要预见到将来的后果。如果总是不顾一切地做表面文章,建面子工程,那么,最终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