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雨檐塌落后的楼道口。 记者 张明强 摄 |
□记者 张明强 26日,海曙区南雅新村发生了惊魂一幕:楼道出入口上面近两吨重的水泥雨檐塌下来了,险些砸中一名住户。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塌落的水泥雨檐已被物业人员移走,只剩下一些碎片。 小区居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在是太危险了,两吨重的水泥啊!这次是万幸没有砸到人,但小区内共有5幢合计23个同样的雨檐,要是再出现同样的情况,可是要出人命的!” 小区楼门口雨檐塌落,承重钢筋被锈蚀 出事小区南雅街9弄靠近环城西路,属白云街道管辖。据了解,该小区于1995年建成,至今已有21个年头。和出事楼房同样情况的共有5幢楼,共23个雨檐。此外,每栋楼房的顶部建有遮雨檐。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南雅街9弄26号楼门口雨檐掉落后,在其他单元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突兀。楼门口两边堆放着一些水泥碎片,断裂处看起来非常齐整,站在地面上根本看不到有任何钢筋。只有爬上梯子凑近看,才依稀可辨有11根约6毫米细的钢筋连接墙体,且早已锈蚀,起不到任何承重作用。从断裂面看,雨檐长期遭受水浸,连接墙体的钢筋被锈蚀后锈迹在周围扩散,记者据此才得以数出雨檐连接楼体的共有11根钢筋。 经过现场测量,雨檐长2.65米、宽0.9米、高0.6米。按照水泥混凝土密度的最低标准2000公斤每立方米算,这个雨檐有2800多公斤。除去中空部分,至少也有两吨重。这个重量的水泥块,如果掉下来砸到人,结果可想而知。 “听我儿子说,这个东西是26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掉下来的,他当时吃完午饭刚出门,只听轰隆一声,雨檐就砸下来了。碎块砸到他的脚上,我儿子整个人吓瘫了,趴在地上,2楼的邻居看到后才扶起来的。后来他们赶快找物业反映,好在人没有事。”住在5楼的郑阿姨说起这件事仍心有余悸。3楼的另一位阿姨听说记者来采访,也跑过来说:“这水泥雨檐也太不结实了,幸好没有伤到人。房子是不是质量有问题?能不能请有关部门来调查一下?” 街道:正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估 据了解,南雅新村由如家物业公司管理。该公司张经理称,事件发生后,物业公司及时向白云街道报告情况,并增加人员加大小区内的巡逻频率,查看其他雨檐有没有裂缝等隐患,提醒过往行人随时注意防备坠落物。“雨檐掉落没有伤到人实属万幸,虽然责任在建筑公司方,但我们都不愿看到出现任何事故。以前没有先例,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我们除了加大巡防、排查隐患外,也及时向街道和上级部门报告,上级部门非常重视,立刻组织了人员到现场来查看,商讨下一步对策。”张经理说。 雨檐塌落事件发生后,白云街道的陆书记异常忙碌,既要接待闻讯而来的各方记者,还要组织协调住建局、房管所、物业公司等研究部署排查隐患,寻找第三方公司进行检测,并启动追责程序。陆书记说,目前正在联系第三方对小区的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住建局和房管所也会调阅当年的设计图纸,和实际建筑进行对比。待整个评估完成后,会对建筑商之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追责。至于每个楼道口的水泥雨檐,以后需要加固还是拆掉重建,要等评估出来才能决定。 追问 为何雨檐钢筋比承重钢筋更粗? 在张经理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已被清理掉的雨檐。雨檐主体部分实际是一块长2.65米、宽0.9米、厚0.3米的水泥板,三边有一些比连接墙体更粗的钢筋露出来。为什么雨檐水泥板的钢筋比连接墙体的承重钢筋更粗呢?雨檐不是建楼房时整体浇筑上去,而是单独加装上去的?亦或连接墙体的钢筋经过常年锈蚀变细了? 看了记者所拍的图片,中国建乐建筑公司项目部负责安全的叶主任说,现场情况要和设计图对比起来才行。记者追问,雨檐断裂处的钢筋约和记者拿的圆珠笔粗细相同,约6毫米,是不是符合建筑规范?叶主任说:“这个要看设计图纸,房管所、住建局都有的,设计了多少就是多少。如果设计了12毫米,房产商用了6毫米,那就是房产商偷工减料。” 据了解,之信房地产开发公司曾在和义路附近的中农信国际办公,记者来到501“之信物业公司”询问。前台一名工作人员听明记者的来意后说:“我们是物业公司,和房地产无关,我听说之信房产公司前几年就注销了。”那么之信物业和之信房产有没有联系呢?这名工作人员回答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