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富 昨天,房产中介老李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小学发布了招生预警,这让他们也开始留心学区房的细微变化。老李多年从事二手房买卖。在他的眼中,一表生出现爆棚即意味着通过购买学区房读好学校的路径,并非万无一失。但是目前学区房的价格一直坚挺,“家有读书郎”的家长们对此依然情有独钟。 6月29日《东南商报》 学区房价格坚挺,居住环境却不比同区域的非学区房好,有的环境可以用“差”来形容,但是家长还抢着买,为何?原因很简单:买了学区房,孩子就获得了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等孩子毕业,家长再把房子卖给其他家长,还能小赚一笔———买学区房的家长打的多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尽管有意外,但这样的如意算盘大都不会落空。 学区房价格坚挺的根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名校教育资源比普通学校更为丰富,越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家长,就越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保证。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低于4%的目标已实现,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目标既定,接下来就要相关各方拿出具体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学区房何时才能不疯狂?教育公平实现之时,就是学区房回归正常之日。学区房是无辜的,购买、转售学区房的家长固然是学区房疯狂的推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指责家长于事无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才是让学区房不再疯狂的根本手段。只有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和设施的差异,让学生站在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上,才能谈得上教育公平。 其实,话说回来,名校并不是具有魔力的宝箱,并非任何一个孩子进了名校,就会从里到外都被镀上金。倘若孩子学习成绩本来就跟不上名校的节奏,硬是通过购买学区房将孩子送入名校,反而会害了孩子。尽管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主要靠内因。名校或非名校,说到底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要孩子自己勤奋刻苦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即使不在名校,经过努力也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