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于当地时间周一晚间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托夫勒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和未来学家之一,他最有名的预测是:“21世纪的文盲不会是那些能读能写的人,而是那些没有能力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人。”他的《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和《权力的转移》合称“未来三部曲”,对当今的社会思潮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著作使世界各国领袖都曾向他请教。 托夫勒著于1980年的《第三次浪潮》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畅销书,该书预测了电邮普及、媒体互动、网络聊天和其他数字化进步。该书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度成为畅销书。 托夫勒1928年出生于纽约。从纽约大学毕业后,托夫勒做了一次反叛性的选择,他去基层的工厂流水线当了5年工人,先后当过装配工、汽车驾驶员、铸造安装工等。后又投入军旅生涯,成为记者,为多家报社和杂志撰稿。 1970年,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冲击》问世,这本讨论美国未来政治和社会制度的鸿篇巨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700万册,为英语世界创造了一个流行的新词“Futureshock(未来的冲击)”。 《第三次浪潮》出版于1980年,为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杰作之一”。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的“工业文明”,从17世纪末开始;以及第三阶段的“信息社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现在正亲历着如托夫勒所言的第三次浪潮社会,变化的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冲突和压力,也带来新生和转机。 30多年前,托夫勒预见的未来是:电脑发明使SOHO(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的桎梏;核心家庭的瓦解;DIY(自己动手做)运动的兴起。时过境迁,托夫勒当年的预言大多成为现实。 1990年,托夫勒再次推出《权利的转移》。凭借上述“未来三部曲”,托夫勒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后他又有一系列作品诸如《力量的转移》、《再造新文明》等。徐明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