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周 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0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塘鞍前线路面坑洞已做修补

主管部门:今后会加强对道路的巡查

  □记者 孔玲

  

  上月29日,本报报道了洪塘上沈村鞍前线坑洞致人骨折之后,引发读者关注。几天过去了,鞍前线坑洞是否修复?伤者身体恢复得怎样?两侧路灯设置还有望解决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实地查访。

  受伤市民尚在治疗中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鞍前线看到,前几日暂时修补的坑洞,已被人用水泥重新修补过了。由于过往车辆众多,加上这几天大雨频繁,路面看上去凹凸不平。记者站在路口的半个多小时,有100多辆汽车通过,除了轿车还有大型的水泥罐车和货车。

  “前天晚上下雨之后,路上积水很多,到现在还没全部退去。”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就住在前面的周陈村,这条路是回家必经之路,“路口的这个坑洞我们是知道的,只要走到这里就会小心绕行,但不熟悉路况的骑车人到了这里,肯定要摔倒。”

  记者联系了因坑洞受伤的严女士,问起恢复情况。严女士说,这几天受伤手指和手腕还是很疼,能否恢复还要等一段时间再看。上周四因为头很疼,已去医院拍过CT,目前没有大的问题,但左边脸部和肩胛骨处还没有消肿。事发之后,洪塘街道相关人员已进行慰问。

  主管部门表示加强巡查

  洪塘街道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徐主任告诉记者,严女士出事的第二天中午,街道就组织人员去修补坑洞。鞍前线总体路况还好,都是水泥路面,惟有这段与荣吉西路的衔接路面以沥青铺设,这也是城乡道路建设所要求的。如果是大面积的坑洞,需要大型机械整体铺设;像这处的小坑洞,一般只能采取就地修补的措施。

  “来往车辆一多,加上雨水天气的积水,沥青路面就很容易形成坑洞。”徐主任表示,乡村道路不像城区道路都有窨井,可以加快积水排放,这里只能通过两边沟渠慢慢消化。如果遇到大暴雨或台风天气,村级低洼道路形成大量积水,街道会及时组织抽排的。

  就坑洞的问题,徐主任表示,不希望类似伤人事故再次发生,今后一定会加强村级道路的巡查工作。与此同时,也希望附近村民如果发现了坑洞路面,能及时向洪塘街道反映,协助街道及时做好村级道路的维护工作。

  路灯昏暗暂难解决

  记者了解到,这条路车流量很大,但路灯昏暗,给过往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昨天上午,记者也查看了鞍前线路灯设置情况。在一公里的道路上,只设置了16盏路灯,平均80多米才有一盏,而且只有道路东侧有。不少村民反映,这条路是通往洪塘的主干道之一,平时车辆很多,希望增设路灯。

  对此,徐主任回应,农村路灯的配置与城市不一样,这条路已建成有20多年了,其间曾经几次更换路灯灯管,已从原先的白炽灯更换成如今的节能灯,就是为了提高照明度。

  但路灯设置要按照城市的标配来进行暂时还做不到,主要涉及配置、资金、维护等方面因素。徐主任也表示,路灯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近两年之内,还没有相关规划。如果以后整条道路实施改造的话,路灯配置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