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义乡鄞州 家风家训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三字经》到大白话 你家的家训什么样?

  今年国际家庭日,瞻岐镇妇联联合镇文化站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你报我写”的活动,邀请镇书法家协会会员为村民书写好家风好家训。通讯员 刘燕燕 摄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小了说,可修身齐家;往大了想,能治国平天下。你家里有家训吗?你家的家训,是裱起来高高挂起的至理名言,还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时不时念叨一些的人生道理?

  最近,鄞州区做了一件很有传统范儿的大事———启动了“义乡鄞州———家风建设年”活动。具体来说,要从鄞州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以“德、廉、学、和”四个字为内核的传统家风家训,结合到当代的家风家训中。

  静下心来细细地想一想,你家的家训什么样儿?

  从《三字经》开始的家训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大概是鄞州人影响最深远的家训,经典蒙学伴着琅琅童声,穿越漫长的光阴,经久不衰。没错,被誉为“蒙学之冠”的《三字经》就出自鄞州。

  700多年前的南宋,鄞县人王应麟写成了《三字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儿童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及民间传说,内容生动,言简意赅,广为流传。

  从镇明路上王应麟的雕塑看,那是个拿着书在教育小孩的严肃老人。不过,他可不是板着面孔的老学究,根据史料记载,这位蒙学泰斗其实是位“学霸”。

  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王应麟生于庆元府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九岁便通六经,十九岁举进士,学而优则仕,从此走进官场。

  但少年得志的王应麟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因为忤逆权相而被罢官,好不容易新帝即位重新被任用,即又因为自己的建议主张没有被采纳又愤而辞官。皇帝曾诏他回去做翰林学士,但王应麟又一次拒绝了。

  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他一生著作甚丰,对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都有研究,但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影响最深的是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的“三字歌诀”。

  两宋时官学兴盛,私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蒙学,已开始分化出村学、义学、族塾等形式,这也是《三字经》产生的背景。当时的读书人推崇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寻求与传统思想的对接,于是王应麟出手了。

  这位博古通今的大儒,提笔便举重若轻。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三字经》的开篇部分,讲的就是家庭教育,“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教育之重要;“昔孟母,择邻处”,可以理解为家长对环境的重视;“子不学,断机杼”,强调了家长的教育方法;“养不教,父之过”,则是直接宣告不重视家训家风的家长就是失职家长了。

  从“人之初”开始,三字一句,四句一组,那些朗朗上口的韵文,伴着“守孝悌,次见闻”、“戒之哉,以勉力”等家风家训,从此代代相传。这些老祖宗的人生哲学,朴素的价值观,在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诵中,浸润着一颗颗童心,影响着一个个家庭。

  家风家训并不只在《三字经》中

  在鄞州,有不少大家族,通过类似《三字经》的方式,把乡土先辈们经年累月沉淀的人生道理、生活理想、道德准则、人性秉持传递给后人。

  比如古林龚氏:“孝父母,敦夫妻,睦家族,友兄弟,亲姻邻。重忠义,崇仁道,尊教育,高品行……”,三桥鲍氏:“重谱乘,尊祖宗;广睦族,择嫁娶;疗疾病,修学行……”,咸祥马氏:“勉孝顺,睦宗党,重师友,力本业……”

  那些聪明的祖先,在起草家训的时候,将殷殷嘱托融入了简单易记的三字句,你会在字里行间读到祖辈父辈的内心寄寓和处世风范,读到他们的用心良苦,以及对后辈的美好期盼。

  当然,不同的家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大家族的家训,通常会展示在宗庙中,或勒石为铭,或载入家谱;此外,还有一些家训,会以更家常的面目出现,它们不知不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比如,在饭桌上,一家人围坐的时候,祖父或父亲总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小至学习要专心、跟同学要友善、对老师要尊重,大至要树立理想、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每逢孩子过生日、开学,或者过年过节、族里有酒席的时候,父母和家族长辈也会有类似的训诫。有女儿的人家,在女儿出嫁时,母亲会在喂女儿吃上轿饭的时候谆谆教导女儿,为人媳后要孝公婆,敬夫君,睦姑妯,勤持家,教子女。

  那些年,我们记忆里的家风和家训

  钟公庙中学学生张奥喆在作文中写道,他们家的家训,就是当了一辈子干部的爷爷退休前,每天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上班的背影。

  在南部商务区上班的白领孙杰说,他的家训就是老爸的一顿狠揍。小时候他仗得自己长得高大,总爱欺负人,常常把同学打哭。有一回,被打女生的家长找上门来,老爸听完事情原委,再看看那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孩,回头就给了儿子一巴掌:“你力气大你就可以打人?那我也让你尝尝被打的滋味儿!你服不服?”

  说到家训,退休多年的原鄞县副县长俞舜民,总会想到1948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因参军离家多年的父亲俞谐回乡探亲,带他去走亲访友,一路上考他《长歌行》。

  “阳春布备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13岁的少年迈着轻快的步子,边走边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以,不管在哪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处境,都要好好努力,不要留下遗憾。

  很快,俞谐回到部队,1949年随部队去了台湾,父子一别数十年。俞谐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台湾大学、文化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俞舜民继承了父亲的勤奋努力,却因为受到父亲的牵连,在很长一段时光里备受打击,生活艰难。

  但是,他牢记父亲教诲,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放弃,在田间地头攻克多项科研项目,撰写了富有理论推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农业论文30余篇,获中央(部)、省、市、县以上科技奖18项,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填补席草科研空白的专家。

  有了一番成就后的俞舜民终于与阔别多年的父亲相见,当年背《长歌行》的情景仿佛还是昨天的事,转眼春去秋来,他们都老了。“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是,他当年的教导给了我向上的力量。”俞舜民说。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那些祖辈、父辈留下的提醒、勉励、期许,那些做人的道理,在儿时看来,也许只是抽象的教条,可是终有一天,在到了一定年纪,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或是眼花头白,密密的皱纹从额头拉到嘴角时,再回过头来去想,才会慢慢体会,逐渐懂得。

  这种懂得,还会再一次以家风家训的形式,留给儿孙。所以,虽然我们经历了多次动乱,虽然祠堂会倒,宗谱会毁,但是祖辈们怀着一个永恒的梦想来维系和延续的家族信仰却不会消失,它们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