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滕华) 未来5年,宁波的养老服务业将会如何布局?昨日,市政府就“十三五”宁波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进行意见征询。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预计将新增63个机构养老服务建设项目,新增建设机构床位数3万张以上,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百名老人5张。同时,还将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支持大力开发相关养老服务与产品,老年用品一条街或将诞生。 根据《宁波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将需求评估作为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资格准入条件,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精神、经济条件、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照护等级、照护方式与服务内容。优先考虑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独居等老年群体的照料护理需求。 养老也要搭上互联网“快车”,推进“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11个县(市、区)管理互通和基本管理单元全覆盖,集成全市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企业等服务资源,对接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 老年人多了,相关“夕阳”产业也迎来商机。《规划》提出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服务。支持企业开发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老年用品一条街或专业交易市场。规划还支持建立老年用品网络交易平台,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 截至2015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131.6万,占户籍人口的22.4%,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9万,占老年人口总数15.1%。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