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恭宝教练在指导“小候鸟”实施心肺复苏。记者 吴震宁 摄 |
□记者 吴震宁 实习生 柳欣 通讯员 方波静 因为工作原因,大部分“小候鸟”家长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照看孩子,危险就容易乘虚而入。溺水、火灾、车祸等等都是造成暑期“小候鸟”伤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这些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意识,昨天,在江东安居社区,本报联合“宁波游泳健身中心”和社区,特别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安全教育课。 心肺复苏课上一一练手 昨天上午9点,在江东安居幸福苑小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近60个“小候鸟”和本地孩子一起,等来了国家级游泳教练、专业救生员、宁波游泳健身中心教练徐恭宝和他的道具人偶。徐教练要给孩子们讲的是防溺水知识,以及遇到有人溺水时该如何通过心肺复苏等方式实施救助。 “发现有人溺水,第一反应一定要打110报警或者120急救电话。接下来,大家就要运用我教的急救方法全力来救助溺水者。有没有小朋友自告奋勇?”听到徐教练让大家上台演示,来自台州的“小候鸟”金一杭大胆地举起了手———他其实在上课前,已经学习过心肺复苏术了。 清理“溺水者”的口腔异物、听呼吸、摸脉搏、口对口送气、找按压部位、实施心肺复苏……对于12岁的金一杭来说,这些步骤虽然仍显生疏,但已经基本能够做全了。这让在一旁指导的徐教练不住表扬。围在一旁的其他小朋友看到这里,纷纷要求上台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在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确保每一个都练过手、并记住了动作要领之后,徐教练这才将道具人偶收回袋中,在大家的掌声中离开了讲台。“今年夏天至今,据我了解,全国已经有不下60名儿童因溺水身亡。能够在暑假刚开始,就教这批孩子们防溺水知识,教他们心肺复苏术,我觉得很有必要。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来给孩子们讲授这类知识。”徐教练临走时,跟社区负责人这样交代。多教一个孩子这些知识,他觉得比其他更多事情都有意义。 在家出门还有很多危险 接下来,为孩子们上其他安全知识课的,是曾担任李惠利小学校长的朱老师,从退休后她就义务为各个公益机构提供教学服务。 朱老师所讲述的安全教育课,一共分了六大板块,包括家庭生活安全、户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生活安全和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 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懂,她不时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虽然在听朱老师讲厨房里存在的各种危险与隐患,及强调用电安全和饮食安全的重要性时,孩子们似乎并不太感兴趣,但当她一讲到户外活动要注意的危险性时,孩子们的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 坐在前排、来自安徽的“小候鸟”姜波,回答问题尤为积极。几乎每次朱老师一提问,他都有举手。就算没被点到,他也会在座位上大声说出自己的看法。终于,当朱老师问到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被“坏人”盯上时,他得到了上台回答的机会。 “要注意那些长得凶的,还有看起来神经质的!”他的话音刚落,下面的小朋友哄堂大笑,姜波挠着后脑勺有点不知所措。朱老师耐心地引导他逐步回答出正确答案,他才乐呵呵地在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在朱老师的眼里,无论是本地小朋友,还是“小候鸟”,孩子们都是聪明可爱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危险侵扰的弱者。“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们的假期安全问题,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免受意外伤害。”朱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