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发 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60后球队的青春下半场

元老足球队合影。
童进(左)和队友进行对抗训练。
训练中,冯水不时用水浇头降温。
欧洲杯决赛之夜,队员们相约在宁波新华书店天一书房看球。 记者 崔引 摄

  

  7月10日,台风余威未散,暴雨的间隙里,童进和伙伴们每周的足球之约,风雨无阻。

  平时在单位里,他是不苟言笑的童董、童院长,童老师;只有到了每周日,他换上球衣,变成了前卫、后卫,偶尔也会客串下守门员。

  童进今年刚好50岁,他的那支球队叫做宁海元老队,所有的球员都是和他一样的60后。

  天阴着,零星几点雨,风吹过空旷的球场,看台上没有观众。因为是台风天,原定的比赛改成训练,但这并不影响每个球员投入的热情。

  绿茵场上的奔跑,酣畅淋漓,队员们听到耳边的风在呼呼地响,每个毛孔都在尽情释放。半场下来,全身湿透,童进的队友冯水干脆用凉水兜头浇下,享受那一刻畅快,就像30多年前那样。

  理论上,这支球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形成,那时他们还是宁海中学的学生,学校组建的这支球队在宁波赫赫有名,每次去省里比赛都能拿回前三。

  他们参与了宁波足球的成长,见证过它最好的时光,也经历了它的没落———这里曾有全省最早的标准化球场,让全城沸腾的“火车头”,以及被称为“浙江足球第一校”的天童足球学校……但这些荣耀在短短几年内黯然退场,随着宁波职业球队的解散,热热闹闹的赛事曾在这座城市戛然而止,上半场的结束哨音仿佛已经将终场注定。

  光阴如水,这群在青葱岁月里为足球狂热的男孩们陆续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们有的成为公务员、国企领导,有的成为学校校长、医院院长,有的有了自己的企业,绿茵场上的激情一直支撑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打拼。

  去年9月,已经成为一家民营医院院长的童进,借着开同学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建议重组球队。之后,就有了每周的足球之约。

  宁海元老队并不是个例,最近几年,宁波的业余足球队蓬勃发展,那些真正将足球植根心底的人,正努力地开始自己的青春下半场。

  童进满头大汗地踢完一场后,再开车回家,回到四平八稳的生活。足球能让他在平凡生活中,找回久违的激情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还有一种叫做梦想的人生必需品。

  但这一天有点例外,这是欧洲杯的决战之夜,他把一群队友带回了宁波,想一起见证冠军的诞生。7月11日凌晨,他们相约在宁波新华书店天一书房,在这里,喧闹被隔在门外,柔和的灯光下,头顶上五彩的球队队旗让平日里静谥雅致的书香渲染出别样的氛围,没有啤酒,几杯咖啡,几杯清茶,余香袅袅中,他们在大屏幕前边看边轻声细语地聊。

  童进说,60后也有激情,也会熬夜看球,也有自己喜欢的球队,只是已经不会再像20多岁时那样,尖叫、狂欢,比起追星,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细细地欣赏球队的表现,临场的发挥,战术的变化。

  一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他们看到的,更多是不老的青春和不输的人生。记者 樊卓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