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刺绿绒蒿 |
 |
全缘叶绿绒蒿 |
孙庆美,网名孙小美,宁波人,本科读的是心理教育专业,目前在外企工作。自小喜欢自然和花卉,是个园艺达人。几年前,无意中爱上了植物分类学和自然摄影。她说:认植物、拍植物、画植物、种植物,是她业余时光最愉快的事情。本报今起推出“孙小美的花园”专栏,分享她与植物的故事。 在我国的高原上,有一种神秘的野花,让全世界的植物爱好者为之如痴如醉———那就是绿绒蒿。它们属于罂粟科,大部分只产于中国的喜马拉雅地区。通透的花瓣、艳丽的大花、深深浅浅变化莫测的色彩……却生长在高原极度恶劣的环境中。西方国家的爱好者给它取了一个极具魅惑力的名字:蓝罂粟,而国内的爱好者们通常把它叫作“绿神”。 近几年,我曾不止一次特意奔赴高原,只为在与天空最接近的地方,一睹“绿神”的风采。 □孙小美 甘南初识绿绒蒿 2013年夏天,我从宁波出发,踏上了甘南—青海环线的旅程。那时的我,对野花尚知之甚少,只是自小喜爱美丽花朵。看到别人拍的高原花海照片一见倾心,也想到那风景绝美的地方,看看它们亲近它们。 进入甘肃四川交界的山区,我们沿着清澈湍急的溪流,穿梭在曲折蜿蜒的大峡谷中。突然,某一个转弯处,我看到远处山崖的斜坡上有几朵红色的大花一闪而过,但看不清是什么。 终于,我们穿过一个天然的石门,进入了扎尕那。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高耸的山峦之下,绿树茵茵,青稞麦浪拂动,其间错落着藏族村寨。我们仿如武陵人,一路跋涉,山穷水尽却又柳暗花明,误入世外桃源。 根据当地人的指引,我们一行开始向村后的山峦徒步。明黄、紫红、纯白,一路上各种盛开的花朵。第一次上高原,走个路都要喘一下,爬坡简直就如废旧拖拉机一般,突突突呼呼呼,张大嘴拼命呼吸着稀薄的空气。终于走上高山草甸,之前一直萦绕于怀的红色花朵又出现了!碎石坡间,小灌木下,草甸之间,一朵朵鲜红的花朵犹如红色手帕在风中飘扬。灵光一闪,这个花好像叫绿绒蒿!回来后才知道这是红花绿绒蒿。 青海的再次邂逅 再次与绿绒蒿不期而遇,也是在艰难徒步过程中。川甘青三省交界处的年保玉则,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山峰下的仙女湖海拔4000米左右,湖水沁凉清澈,是藏民心目中的“圣湖”。 我们的行程,是沿着仙女湖畔,徒步前往另一边的妖女湖。偶一抬头,看着水平如镜的湖面,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皑皑的冰川,耳边只有风声、鸟声,一切都是如此宁静,仿佛亘古不变。一路上各种新奇的野花不断出现,而我却一直记挂着之前见过的绿绒蒿。 终于,我看到路边坡上有两棵蓝紫色花朵的植物出现,直觉告诉我这也是一种绿绒蒿。顾不得土石松散下滑,我一口气朝坡上冲去。蓝紫色的花朵向下垂着,薄薄的花瓣还带着晶莹的水珠,说不出的婉约优雅,与之前张扬肆意的红花绿绒蒿风格迥异。而这一垂头的温柔,映着宁静湖水巍巍雪山,仿佛高原仙子。后来我才知道,这高原仙子其实是五脉绿绒蒿。 然而真正震撼我的,却是牛头碑上的那次相遇。位于青海玛多的黄河源头牛头碑,海拔4610米。车子盘旋在通往牛头碑的山路上,我发现土坡上同样湛蓝的绿绒蒿花朵。细细看这花朵,觉得它的花瓣蓝得不可思议,是与高原澄澈的天空、深邃的湖水一样的色彩。要到达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才能看到与天空一样纯粹的花朵。中间金黄色的花蕊,形成鲜明的反差,特别出彩,只有大自然才能把这些对比色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 一生只开一次花 从高原回来之后,准备整理照片,那些缤纷多彩的高原花卉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当时震撼我的绿绒蒿,始终蒙着神秘的面纱。此时我对植物分类尚无了解,就上网查资料。有一天,看到了顾有容拍摄的《花日历》中介绍绿绒蒿的视频,对绿绒蒿的了解由表面的美丽形态又更深入了:许多种绿绒蒿都是一生只开一次花,多年生长、一朝开花结种后死亡。小苗终于成熟开出硕大花朵后,为了能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成功授粉播种,想尽办法,用花瓣制造一个小小的温室,吸引昆虫来取暖和进食,顺便帮它传粉,甚至吸引昆虫来产卵,贡献花朵的一部分作为幼虫的食物,让昆虫在此过程中进行传粉,实现双赢。最后,将成熟的种子撒播出去,这棵绿绒蒿就走完了短暂的一生。而绿绒蒿的鲜艳色彩,也是为了吸引授粉的虫子。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绿绒蒿为了生存和延续,运用上各种生存智慧,生存有多艰难,绽放就有多么美丽! 香格里拉的观花旅程 又一年春天,早已按捺不住,计划起了高原观花旅程。而最惦记的,还是高山上的绿绒蒿们。香格里拉,传说中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雪山之上,又会有怎样的奇遇等着我呢?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开始在高原爬山的第一天,我们从海拔3700米处向4000米进军。熟悉的高原缺氧窒息感又一次来临,走走停停,不停喘气。这时,从我们身后,走来多位老婆婆,她们穿着朴素,步履缓慢,却一直坚持着往前走去。原来,这是来自日本的绿绒蒿爱好者团体,主要以老太太为主,年龄从50多岁到80多岁都有。前两天,老太太们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坚持爬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玉龙雪山流石滩,只为亲眼看一看绿绒蒿。听到这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也立马抖擞精神继续前行。 进入高海拔原始的针叶林中,清新冷凉的空气拂面而来。深入丛林,脚踩着苔藓层,软绵绵的,格外舒服。钻过枝杈,跨过横倒的枯木,整个林子安静得只有鸟叫声。阳光从林间的空隙中投射下来,横断山绿绒蒿和藿香叶绿绒蒿正静静地绽放着。横断山绿绒蒿浅黄色的花瓣晶莹剔透,藿香叶绿绒蒿像被施了魔法,蓝色花瓣犹如海水般清澈深邃,更有紫红色、粉色各种渐变色花朵,让人着迷。 而在流石滩寻找绿绒蒿,却没有如此轻松了。我们从海拔4200米的垭口,向着白马雪山的皇冠峰跋涉。也不知走了几个小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越来越少,脚下出现了倾斜的碎石坡,一步一滑,小心翼翼。远远看到一棵总状绿绒蒿正在绽放,“薄透软”的蓝色花瓣在阳光微风中轻轻飘动。 追寻绿绒蒿的旅程,常常灰头土脸、身乏力竭,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只为一睹绿绒蒿的美丽容颜,这就是我们爱好者最简单快乐的梦想。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美,懂得它生存的艰难,一起守护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