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大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身四明望族 终成印坛巨擘

一代大家赵叔孺的艺术人生

  主讲人 张奕辰
  
  张奕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篆刻》副主编、台湾《大观》杂志篆刻栏目主编。
  赵叔孺画作
  赵叔孺印章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身于宁波世家望族的海上名家赵叔孺,以书法、绘画、篆刻与鉴定这“四绝”驰誉大江南北,当时艺坛高手如林,但像赵叔孺那样素养全面且造诣高深者仍属凤毛麟角。赵叔孺儒雅高贵的名士风骨,以古为新、兼容通达的艺术风格,于当今篆刻书画界仍具有切实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少年时即兴画马 曾令“一座惊叹”

  赵时 (1874-1945),初字献忱,后易名时 ,字叔孺,号纫苌。其家族世居浙江鄞县,为四明望族。父赵佑宸,清咸丰时入翰林,曾为同治帝启蒙师,官至大理寺正卿,称廷尉公。

  赵佑宸曾以名翰林选拔到江苏江宁府为官,后调守镇江府。1874年3月12日,赵叔孺诞生于镇江府署。他天资聪颖,幼为其父所钟爱,其兄赵时桐在《舍弟叔孺太守六旬征文启》中回忆道:“光绪丁丑,甫四岁,先公指楹联中浅近之字授之,辄能默识……一日,抱入先公签押房见显皇帝御笔画马,口呼而手指之,一若不胜欢喜者。先公乃握笔,为白描状元骑马,以一笔绘成。叔孺得之,呈先妣徐太夫人珍藏焉。……叔孺幼善属对,一日,先公方食刀鱼,即以命对,叔孺应声曰‘炝蟹’;有家人六指者,即以‘歧指’命对,叔孺应声曰‘花翎’,其敏捷有如此者……叔孺每于课暇,或画马于纸,或刻几案,凡经叔孺所用之几案,多有刻划痕迹,其书画雕刻,殆天授也。”

  少年时,赵叔孺就在课余专心书画,尤好画马,“立者、卧者、嘶者、下饮者、倚于树者,有所见,默识神会之”。有一次,其父宴宾客于官署,客人都是知名人士。席中,林寿图(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说,向来听闻叔孺善于画马,请当筵试之。于是,叔孺“伸纸挥洒,顷刻而成,神骏非常,一座惊叹,诧为神童”。林寿图极为赏识,几天后,就请人来说媒,许其七女为叔孺配。这是他青少年时代的一段佳话。

  木

  冈

  木

  冈

  终成一代大家 人称“一马黄金十笏”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赵叔孺携眷赴福建为官,寓岳家。其岳父林寿图为闽中大收藏家,所收藏的历代书画金石,多且精。赵叔孺由此深究三代吉金、唐宋元明古迹,沉醉于书画之中,常废寝忘食。他对商周秦汉铜器尤为关注,朝夕揣摩,寒暑不辍,又留心秦玺汉印,精心钻研。如此三年,打下了极为深厚的基础,因此见识大广,诸艺得以大进,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赵叔孺是郎世宁之后画马的一代大家,在当时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他的花卉、翎毛、草虫以本门风格为主,兼参宋人、新罗、虚谷及王忘庵诸法,在意境和造型上每有独到之处。他的绘画实践是多元的,既擅花卉、翎毛、草虫,亦能人物、山水,皆重写实,工妙超俗,不落窠臼。

  赵叔孺的高明,在于他能不露痕迹地将广博的见识、严密的条理、深邃的意境,通过厚实的绘画功力捏合成各种绘画形象。他画马,在借鉴李龙眠、赵孟頫以及郎世宁画马传统的同时,去其板滞,益以风韵,加入了文人的书卷气与先哲的轩昂精神。马的姿态各异,造型准确,皮毛质感尤为真实突出,显示了他细致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功力,而画面背景营造了一种幽深静穆之美,动而愈静,格古韵新。

  与吴昌硕并称,同为近代印坛巨擘

  赵叔孺书法的特点与其绘画一样,在个性发挥上注意适度与节制。这源自于他对历代名绘法书的揣摩品鉴,以及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敬畏与虔诚之心。有人说赵叔孺的艺术倾向趋于复古,其实,他的“复古”是在恢复已失却的古代传统,以廓清流俗与时弊,使创作归于正道。

  诚如钱锺书先生所说,“复古本身就是一种革新”。赵叔孺饱蓄传统艺术菁华,融会贯通,是善用古而能变古自用者。赵叔孺于艺事几乎无所不窥,而于篆刻用力最勤,成就最著,其所作神凝气静,渊雅闳正,在当时与吴昌硕并称,同为近代印坛巨擘。

  用以古为新的态度去发掘、整理、组合古代的传统,又对传统作出了理想的诠释,既古意盎然,又不失自己,这正是赵叔孺篆刻的特点,也是一种主体品格和整体修养的外化反映。沙孟海曾在《沙印印话》中感叹道:“历三百年之推嬗移变,猛利至吴缶老,和平至赵叔老,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辛亥革命后,赵叔孺寓居上海,在书画篆刻及鉴赏领域享誉沪上,“海内彦硕,皆折节与交,近自域中,远及海外,片楮只字,珍若球壁”。当时,他与吴湖帆、冯超然、吴待秋并称“海上四大家”。

  沙孟海曾以赵叔孺为师

  赵叔孺教学生,十分强调学习古人的精髓,又不拘泥于摹仿老师的面目,故其所授弟子云集一时,各呈姿态,各尽其能,所谓“得其一鳞可化为龙”也。

  值得一提的是沙孟海与赵叔孺的交往。赵叔孺年长沙孟海26岁,当为父辈。沙孟海曾以赵叔孺为师,冯君木固然有牵线之功,但更多的则是赵、沙二人审美见解的契合,加之两人又是宁波老乡,故沙对赵有一见如故之感。沙孟海视赵法为正途,故有“余治印初师叔老”之说,并对其大为称许。

  沙孟海拜谒赵叔孺,除在治印方面有所请教之外,还借以欣赏赵叔孺所藏之物及印谱等,遂眼界大开,并得以结识陈巨来、林冕之等印友。《鄞县通志》记有关沙孟海留甬碑刻若干,由赵叔孺为之篆写碑额者共4块。

  沙孟海于1926年6月14日曾为赵叔孺刻姓名印一方。《兰沙馆印式》收有“赵时 印”四字白文印,边款曰:“叔孺师诲正,丙寅天中节,文若。”天中节是端午节别称,沙孟海当日日记也记录了此事。此后,沙孟海离开上海,转浙江省政府工作,继而南下,执教于中山大学。一年后辞去,辗转于南京、杭州。抗日战争爆发,沙孟海随国民政府迁居内地。岂料未及胜利,赵叔孺却已仙逝,故沙孟海有“别来十余年,倭尘匝地,道路梗绝,不获重睹颜色,掩卷黯然”之叹。

  记者 陈晓旻 整理

  木

  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