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 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至少文学奖还是一个坐标

访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

  巴特勒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陈晓旻 文/摄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一位越战老兵,一位美国的创意写作教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荣获1993年普利策小说奖。2013年,他又获得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杰出成就奖。他获得的其他荣誉还包括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罗森塔尔夫妇基金会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小说奖金和两次美国国家杂志奖小说类奖。

  昨日,刚从上海参加完短篇小说大会的巴特勒应邀来到宁波书城,和读者交流他的创作经历并签售。巴特勒非常健谈,此行的翻译是他新书《小报戏梦》的翻译金逸明,这让文学的交流更加顺畅和丰富。

  《奇山飘香》的中文出版是偶然

  迄今,罗伯特·奥伦·巴特勒已出版十六部长篇小说、六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文学创作演讲集。《奇山飘香》是巴特勒最著名的作品,出版于1992年,翌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评委会称赞他用全新的视角,将越战文学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在收入书中的十七个故事中,作者融合越南民间传说、可怕难忘的战争记忆、美国流行文化和家庭冲突,讲述了越战之后移居美国南方的越南侨民这一独特人群的生活种种。

  对于巴特勒来说,《奇山飘香》的出版是一种偶然,尤其是中文的出版。

  巴特勒1945年生于湖畔小城伊利诺伊州格拉尼特城,先后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戏剧系和爱荷华大学编剧系。因为父亲是戏剧教授,他曾经的梦想是成为演员,为此学过两年表演,但很快意识到写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在爱荷华大学读完戏剧写作硕士,他又觉得写小说也许更好。可还没有来得及创作,他就应征入伍了。

  在接受了一年多越南语培训后,巴特勒于1971年被派驻越南从事情报和翻译工作。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告诉记者:“刚到越南的头5个月,我在越南的乡村和当地的民众包括警察有很多亲切的接触,还包括很多市场里的华裔越南人,他们都很好客。因此我对那儿的风景和文化有特殊的感情,越南的民谣很好听。后面的7个月我主要在西贡为外交官做翻译,西贡是个不夜城。越南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巴特勒说:“7年前,我应邀来到天津的一个大学来讲授创作写作,那是我们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姐妹学校。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有一位老师说看过我写的《奇山飘香》,问能不能翻译成中文,那时他还没有找过出版社,不知道出版社愿不愿意。直到两年前,《奇山飘香》中文版终于出版了,那也是我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小说,真是有点偶然。”

  如今,巴特勒的《小报戏梦》中国版正在印刷。记者问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留学和移民到美国,会不会就此写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小说。巴特勒笑着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从个人的经验来说,此刻他更可能去写“美国人在中国”的小说,反映两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网络时代,权威评论越来越难辨认

  很多人了解普利策新闻奖,那么普利策文学奖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畅销与否肯定不是一个指标。

  巴特勒回忆说,《奇山飘香》问世后,出版商安排了第一次全国新书巡讲,但场面很窘迫。在北加州,他面对的是空无一人的局面,而在西雅图艾略特海湾书店,只有6位读者出现在新作朗读会。不过,时隔一年,当他携普利策小说奖重回西雅图,300多位读者涌入了同一家书店。活动组织者告诉他,6位读者参加的新作朗读会后,非洲裔作家查尔斯·约翰逊来到书店,买了《奇山飘香》。正是他的推荐,令该书进入了普利策小说奖候选名单。巴特勒感叹:“我可以说,我配得上这个奖项,但也很有可能与它失之交臂。”

  普利策文学奖从1917年开始至今,基本上都颁给了长篇小说,只有包括《奇山飘香》在内的6本短篇小说集获得此项殊荣。巴特勒坦陈写短篇小说是与自己的戏剧学习和创作经历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的人生经历。

  文学很难评定出高低。巴特勒认为,至少文学奖给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一个机会来认识优秀作家。对网络时代的读者来说,批评家数量多了,权威评论越来越难辨认,但重要的文学奖还是可以当成坐标,永久地为未来的读者提供评判价值。

  优秀作家绝不是教出来的

  巴特勒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30余年,这让人好奇:创意写作到底是怎样的?

  对于自己的“老本行”,巴特勒有着独特的感悟:“我都是从潜意识和梦境中获得灵感,而这完全取决于我内心的感受。”

  巴特勒认为学习的确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技巧,但一位优秀作家绝不是教出来的。“创意写作课程的确会教授写作方面的一些小技巧,比如教学生审视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内心,选择正确的创作路径。”不过他补充道,技巧对于一个作家是重要的,但是当技巧运用得非常熟练后,就应该忘掉技巧。

  巴勒特甚至记不得《奇山飘香》中文版翻译的名字,他幽默地说:“因为好的作家都是记忆力很糟糕的。写真实的内容更像是新闻创作,而作家应该让遗忘的东西进入想象的堆肥,重新发酵产生全新的内容,经过滤升级为艺术。不仅小说创作,其他的艺术也是如此。”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