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陈静 昨天上午10点,慈溪城管执法局浒山中队法制员小罗,对7月12日张某无照经营案拍摄的执法视频进行了详细检查,内容包括城管执法人员是否在对违法行为发生地进行检查、执法文书送达等环节进行摄录,以及拍摄的视频是否完整,是否清晰地摄录了执法过程,审核确认无误后再提交到局里统一的保存平台上,以供以后需要时调用。而这将成为整个执法程序中一个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 自去年3月创新实施现场执法“可视化”执法模式以来,慈溪市城管执法局进一步明确现场执法可视化工作适用范围、管理规则等,要求执法人员在进行日常巡查、监督检查、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直接对人的关键执法活动时,主动开启执法摄录设备,全程记录执法过程。今年3月,慈溪市城管执法局着手设计开发《行政执法可视化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对执法人员现场拍摄视频质量、视频保存等要求,全力提升执法过程证据收集水平。 据了解,慈溪市城管执法局推行《行政执法可视化管理平台》在我市属于首创,并于7月10日正式投入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执法视频的实时化、动态化监管,使案件办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也让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权益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这个行政执法可视化管理平台,容量达12T,一共分为分日常管理类、执法办案类及重点视频库三模块。”慈溪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可视化管理平台共有三级管理权限,执法人员需将本人拍摄的执法视频在2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分类上传,基层中队法制员对本中队执法人员拍摄的执法视频进行审核把关,局法制科对全局的执法视频进行归档管理。 “该平台投入运行后,可以随时监督、掌握执法视频的拍摄质量以及拍摄人员信息,发现拍摄人员未及时上传、视频质量不达标、拍摄画面不完整等问题,为避免视频遗失、固定现场证据增加一道有效的‘安全阀’。”慈溪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累计存档执法视频资料256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城管执法中队在执法中都配备了现场视频拍摄设备,但对于摄录的要求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也有好多都没有把现场的视频资料分门别类上传存档,急需用时会发现视频文件找不到了。法律界人士认为,执法人员在现场拍摄的视频,也是以后发生纠纷或者诉讼的重要证据之一,一定要慎重保存,以备急需之用。慈溪城管这个做法值得肯定,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