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龙召 摄 |
人物 名片: 杨古城,1938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退休后,他致力本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曾参与保护东钱湖南宋石刻群、前童古镇、药皇殿等文物或古村的保护,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获得者。著有《现代家庭布置陈设艺术》《中国狮子艺术》《中国佛像艺术》《宁波老桥》《老宁波遗风》《南宋石雕》等。 □记者 陈爱红 乡愁是什么?一条河流,一座古桥,一幢老建筑,一个旧村庄,一段淹没在杂草中的城墙......凡夫俗子、乡绅先贤、文人墨客都曾生活在其中,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时代的记忆,杨古城说,保护它们是为了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很多人知道杨古城,是因为他热心本土文物保护,但其实,他从年轻时就与文化结缘,文物保护工作只是他晚年工作的一部分。从报社美工到工艺美术师,从工艺美术师到业余文保员,从业余文保员到本土文化的研究与交流专家,杨古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积累。 报社工作打下文字基础 小时候,杨古城的动手能力很强,能无师自通地画画。家境贫寒,他常常扎点花灯去卖,赚取学费。上初中时,他成了美术课代表。初中毕业,四川技工学校来宁波招生,因为学费全免每月还有津贴,杨古城就报了名。没想到被录取后,只上了两个月的学,学校就停办了。 1958年,《宁波报》招美术编辑,杨古城通过应聘进了报社。杨古城回忆说,那时报社的工作非常辛苦,因为设备条件的限制,摄影记者拍来的照片印出来是黑乎乎的,所以版面上要画的内容很多:画边栏,配插图,写美术字,画大楼、人物。说是美工,杨古城也要经常写文章,要下乡采访。那时的公交车不像现在这么多,去宁海的班车一天只有两班,到了宁海有时当天没法赶回宁波,他就在当地住下,在当地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熟悉当地的地理文化,为他采访、画画提供了很多方便。 杨古城说他的文化程度不高,高中只读了一年多,在报社写稿、画画为他日后写文章打下了一定的文字基础。 在工艺美术所研习民间工艺 1961年,宁波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急需美术人才,所长曹厚德求贤若渴,杨古城觉得到了研究所可以多学一点本事,就进了研究所。在工艺美术所里,曹厚德先生是对杨古城影响最大的人,杨古城跟着他每天学书法读古籍,还向杭州来的国画系大学生请教绘画技艺。上班时忙着工作,到了节假日就背上包到外地考察、写生。在工艺美术研究所,杨古城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在雕刻、织绣、室内装饰上有所建树,而且对民间工艺中的朱金漆木雕、骨木镶嵌、泥金彩漆、金银彩绣等样样熟悉。 将美术和民间工艺融会贯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出版了《现代家庭布置陈设艺术》。这是宁波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家庭装潢方面的书籍,它奠定了他在室内装潢方面的专家地位。 回忆起这段经历,杨古城不无自豪地说:“当时宁波的装修人才都是经过我们这里培训、发证的。1995年之后,宁波的室内装修人才多了起来。” 结缘村上博优关注宁波文化 1978,宁波重修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工艺美术研究所承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杨古城跟随着曹厚德先生以及一帮工艺师傅,参与修复天童寺和阿育王寺。 1980年底,天童寺修复完毕,第一批来敬拜的是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朝拜团,团中有位叫村上博优的僧人,他对中国文化史和宁波文化很有研究。在交谈中,年过花甲的村上先生能清楚地说出宁波原有10道城门,还知道每道城门的来历与故事,他还研究得出徐霞客古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杨古城听得一愣一愣的。村上先生随身携带的部分资料,都是当年中国传到日本的中国古籍,在中国早已遍寻不见。 后来,村上先生多次来宁波探访,每次都由杨古城陪同。寻找古村时,杨古城是向导;到达目的地后,村上先生便是老师,他对那些散落在荒野的文化遗存,简直了然于胸。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杨古城开始对宁波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翻译陪同、文字交流,他明白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不仅有秀美的风景,还有厚重的文化。 民间文保始于东钱湖 在陪同村上先生考察过程中,东钱湖石雕引起了杨古城的关注,他先后自费往返东钱湖50多次,走遍了东钱湖周遍的角角落落,发现整理近200件墓道石雕、石刻。 那是1995年春节前,杨古城接到了东钱湖下水村业余文保员的电话,说发现了一块有“史”字样的石碑。当时还是下雪天,他不畏寒冷匆匆赶到了现场,扒开厚厚的积雪,仔细辨认石碑上的文字,当他确认这是南宋丞相史弥远为其夫人所撰的墓志铭时,十分欣喜,忘却了寒冷和劳累。而他这一扒,也拨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促使南宋石雕———这座稀世的文化宝藏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东钱湖石刻群被专家确认填补了南宋中国墓道石刻的空白,并成为东钱湖景区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东钱湖南宋石刻是杨古城参与呼吁保护的第一个文物保护项目,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呼吁保护了宁海前童古镇、天一广场药皇殿等古村、古建筑,还发现了王应麟墓和5座宋代古桥。 古桥、古建筑、古村落,杨古城发现和呼吁保护的历史遗存举不胜举,如今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不仅保护文物还研究文物 因出版了《中国佛像艺术》一书而引起日本文化团体的关注,1998年12月,杨古城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应邀出访日本。在胜山市,他做了关于中国佛教文化的讲座。讲课的时间一共三天,但是杨古城却在日本逗留了10多天,好客的日本友人邀请他参观了日本的诸多名胜古迹。在奈良市东大寺门口,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吸引了杨古城的目光,这个高近3米的石狮子是用梅园石造的,出自南宋时期的宁波工匠之手。东大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天的参观者超过10万人次,在异国他乡看到家乡的石雕让杨古城感到十分亲切。 虽然当时并没有对这对石狮子做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一直惦记着它们。5年后,他开始研究这对石狮子的历史,同时,日本奈良的山川均先生也开始了对这对石狮子的研究。两人因此成为了朋友,共享研究成果。据东大寺相关记录,这对石狮子是在1196年由七位明州工匠制作的,一直保存至今。2006年,在杨古城的陪同下,山川均先生在宁波市东钱湖南宋石刻馆里进行考察,发现有一对石狮子与日本东大寺南大门的石狮子,无论在材质还是形状均极其相似,尤其是开着大口怒吼的表情简直一模一样。他认为这两对石狮子是“兄弟”,它们见证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历史。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一个人的力量再大,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全社会的参与,城市的文脉才能得以延续和传承。杨古城深知这个道理,从1996年开始,他就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了实地参观讲解团队,组织普通市民参与旨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文化之旅活动。至今,由他们组织的活动,有文字记录且规模在百名市民以上的,就达19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