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热 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环保趣味游戏 听国学小故事

“小候鸟”边玩边学长知识

  □记者 吴震宁 实习生 柳欣 马卓尔 

  通讯员 张超蓉 许兴蕾

  

  这几天,甬城迎来了一年里最热的持续高温天,在这里欢度暑假的不少“小候鸟”却没有被这高温天气给吓得躲在家里,大家有的走进凉爽的社区课堂听各种国学小故事学习孝道,有的聚在一起玩起了蕴含“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的趣味游戏,边玩边学,抓紧暑假休息时间学习各种平时在课堂里不一定学得到的知识。

  《弟子规》里学孝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上周四上午,一阵阵朗读声从江北白沙社区服务中心传了出来,包括“小候鸟”和本地孩子在内的20多名小朋友,在社区课堂里,开始了当天的国学课学习。

  当天的课主要讲的是《弟子规》中的“孝”道,白沙社区社工李老师为了把课程讲得浅显易懂,用了17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让孩子们理解孝道到底是什么。

  临近课程结束,李老师还向孩子们提了两个问题,检验学习成果。“你们的生日父母都知道,但是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不少孩子面面相觑,不过也有孩子自信满满地表示父母的生日他都知道。老师夸奖了他们,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那父母的爱好呢?”教室里一下安静了,孩子们都不太清楚。李老师告诉孩子们,应该要学会关心父母,用心体会父母的爱。

  今年是白沙社区开展国学课堂的第二年,课程内容涵盖了《论语》、《弟子规》以及《三字经》,这些课程的授课老师大都是该社区的社工,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难度。当天为孩子上课的李亚妮老师告诉记者,社区开设国学课的想法始于一次书法比赛,当时有一些参赛的孩子能写出一手好字,却不知道写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含义,这让大家意识到了孩子们对于国学经典的生疏,从那以后,他们就决定在暑假里开设国学课程,为“小候鸟”和社区的孩子们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

  游戏、参观都是学习

  我市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从五湖四海飞来宁波的“小候鸟”是否也都学会了?上周五,鄞州区中河街道东城社区开展了一场“垃圾分类我能行”趣味游戏,在为“小候鸟”送上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从中学到不少环保知识。

  当天上午9点,“小候鸟”与本地小朋友近40人,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荣安和院幼儿园。志愿者将孩子们分了组,当天的游戏采取团队作战的形式。孩子们一共被分成了6个小组,靠扔骰子前进回答问题,进行小组两两比拼,直到最后一组胜出。

  第一组和第二组首先展开比拼,两位队长站在游戏幕布的两个起点,各队分派一名“小候鸟”扔骰子。每当组内的小朋友回答对主持人的一道“垃圾分类”问题,就获得一次扔骰子的机会,扔出骰子的点数就是队长可以前进的步数,先到终点者获胜。

  两小时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不少小朋友还不过瘾。“垃圾分类的知识我在老家可没听说过,在宁波看到路边摆的垃圾桶分了好几种颜色,一开始还以为就是为了颜色多、好看。没想到这次通过做游戏才明白,原来是要提醒大家把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和不能再用的垃圾,分开来扔到有不同颜色和标志的垃圾桶里。”来自安徽的“小候鸟”王会杰开心地说,这次他不光只是玩游戏,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