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珊 实习生 柳欣 周先辐老人一家被鄞州区妇联授予“明星家庭”的称号,他们家挂在客厅墙上的一张“全家福”很能说明原因。相片里周先辐和老伴坐在最中间,怀里是2个重孙,右后面是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三口,左后面是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外孙女婿。一家子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 “我们家4代人4个小家庭,1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每周至少聚会一次的频率。”或许融洽的亲情就源于此。 四代人每周至少聚会一次 周先辐老人今年83岁,老伴比他小1岁,膝下共育有一子一女,如今两个孩子早已成家,就连外孙女也有了两个孩子。 一大家子11口人平时并不住在一起,女儿住在东钱湖,儿子在市区,他和老伴喜欢石碶熟悉的街坊邻居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因此坚持住在北路一村的老房子里。 每周,这家子总要举行一次家庭聚会,这个传统已延续了10多年。聚会的操办人和地点都是不固定的,有时在女儿家,有时在儿子家,还有时就在二老自己家。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近几年的聚会多是由小辈操办。 小小的餐桌成了四代人爱的交汇与沟通的桥梁。但其实跟每个小辈交谈,周先辐都有他的侧重点,比如每次碰到大重孙子,他都要跟大重孙子说,“你要做好哥哥的样子,照顾好弟弟。”而大重孙子往往会跟他诉苦,“弟弟不听我的话啊!”讲到这里,周先辐和老伴都笑了。 “和”字对家庭有重要意义 “他们其实也很忙的。”周先辐说,他女儿名下有2家公司,儿子是港务局下属一家国企的中层干部,加班也是常事。“然而不管有多忙,他们姐弟俩总会抽出时间来举办聚会,平常还会不时前来问候。” 虽然周先辐夫妇身体硬朗,但女儿仍想要把他们接去东钱湖的大房子里住,因为那里环境更好。但是周先辐坚持留了下来,问他原因,他说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我们起得早睡得早,住在一起总有一方会觉得不方便,不自在。”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两位老人都有锻炼的习惯,“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养好,身体健康,能独立生活,就是给儿女最大的爱!” 家庭里每个成员都能和睦相处,父母和子女之间无话不谈,这样的家庭氛围,跟周先辐多年的教育理念有关。周先辐将他家的家风概括为八个字:正善勤俭,忠诚和谦。其中的“和”就有家庭和睦的意思。 周先辐认为“和”对家庭有重要意义,而夫妻和睦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在教育问题上,他们两夫妻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保持一致,就算两人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那一定也要私下解决,而不能在子女面前表现出来。 在与人交往上,周先辐也讲求一个“和”字,因此周围邻里都十分敬重他,路上见了都会称一声“周老师”,平日里遇到什么麻烦也愿意请他帮忙。这种“和”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之间传输给了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