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生活添点仪式感

  □雨田

  

  高中时与梅华、莲是死党,大学、工作的头几年都来往甚密,直至结婚、生育后才少了联络。去年的同学会上三个女人好好地家长里短了一番。梅华说,他们家很少开伙,女儿早上在路上解决早餐,在学校吃中饭、晚饭,上完夜自修回家;她们夫妻各自在单位解决三餐,周末也是外面吃的多。我听了心中大惊,这样也可以吗?我每天早起为儿子准备一周不重样的早餐,中式的各款面食、饭团,西式的花色吐司、派、寿司都尝试过,自己做酸奶,榨果汁,我信奉早餐是一天好心情的开始,所以既要营养又要颜值。以至于儿子每天吃了晚饭就问我,妈妈,明天早饭吃什么?晚饭归老公做,有鱼有肉有蔬菜,如同儿子一样,我在下班路上便会有期待,今晚的餐桌上会是啥鱼?这两年,我习惯在晚餐时来杯红酒。三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是我在饮食上太讲究,花了太多时间?可我不能想象,如果一家人都不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那“三餐一宿,也共一生”怎么解呢?前不久遇到莲,她告诉我,梅华的婚姻亮起红灯。我哦了一声。所有的和谐婚姻不过是一个个平常细节而已,一顿饭,一个拥抱,一些期待。莲若有所思地说,我要学你,即使再忙、再累,也要把一日三餐当成一种仪式来做。

  我告诉她,《小王子》里有一段关于仪式的描写很触动我心,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狐狸,他在第二天又去看望它,然后有了这样的对话: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很多时候,生活的确是一地鸡毛,要上班谋生,要教养孩子,要整理家务,工作出错要挨训,孩子成绩不好会焦虑,别人光鲜的生活让人心中愤愤。仪式感太过奢侈,容易被我们遗忘,习惯以快餐或外卖来解决吃饭问题;请钟点工来打扫卫生;周末穿着睡衣宅家里一天……生活慢慢被过成了一潭死水,然后我们不停地抱怨它的无聊无趣。

  我的婆婆是一个极有仪式感的人。她早上起床,把床铺得不见一丝折痕,被子、枕头,各就各位,各有各形。出门换体面衣物,进门着家居服,然后把换下的衣服用手指细细抚平皱折挂好。即使是十年二十年的旧衣,在她身上照样是挺括整洁的。她每次来我家,会把我儿子的衣橱整理得井然有序,一打开真是赏心悦目。

  我承认,我受婆婆的影响很大。在儿子稍大一点后就辞了钟点工,自己做家务。我把清扫看作是对这个家的亲近仪式,不觉其累,反而有种轻松和愉悦感。虽然一直没学会化妆,但每天上班去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清爽,颈间有香水,脸上有微笑。即使是洗衣做饭刷马桶的手,我也会经常去做护理,做美甲,就为了让自己看到在键盘上翻飞的精致十指。

  古人有“沐浴焚香,抚琴赏菊”的仪式感。记得琼瑶说过,即使是关在家里创作,她也会化上精致的妆容。我儿子尚小,但仪式感挺强烈:他一定是早上喝牛奶,晚上喝酸奶;吃碗面条,说螃蟹要配茭白、西红柿配牛腩才好;即使是去楼下小卖部买瓶料酒,他必得换身衣服才能出门。老公必须坐在餐桌他的专属位置上才能用餐。这些小小的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不期然地发现其中微小的乐趣。就像一位智者说的,你千万别想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一个行事仓促急就、随意敷衍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妙趣迭出的人生呢?

  生活中有意义的并非只是诗和远方,如果我们给眼前的生活增添一些仪式感,关于美好、感恩、诉求和爱,给自己一个停顿的间歇、想象的空间,你会发现心灵更加安宁,处事更加泰然。你不苟且,生活就不会苟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