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文 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盗墓笔记》上映5天票房破5亿元,然而口碑却很糟

IP改编为何躲不开“挨批”的下场?

  □记者 庞锦燕

  

  电影暑期档过了一大半,终于出了一个“爆款”———超级IP电影《盗墓笔记》。截至昨天下午6点,才上映5天的《盗墓笔记》票房已突破5亿元,为萎靡不振的暑期档大盘打入了一剂强心针。不过,作为一部由著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盗墓笔记》依旧难逃挨批厄运,在豆瓣网上该片的评分只有4.9分。鹿晗饰演的“吴邪”以及井柏然饰演的“张起灵”与原著角色不够贴合,成了原著粉丝最不满意的地方。《盗墓笔记》票房与口碑两极分化的现象再次说明,电影能否成功,IP效应不是唯一因素。那么,IP改编怎么才能不被“挨批”?如何改编才能让IP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现象 票房与口碑两极分化明显

  电影版《盗墓笔记》由李仁港执导,原著作者南派三叔亲任编剧,井柏然、鹿晗、马思纯、王景春等主演。依靠《盗墓笔记》系列小说10年来积攒的粉丝,外加井柏然和鹿晗的人气,影片票房呈现井喷之势,在8月5日上映首日就以1.6亿元成为当日票房冠军。

  在火热票房背后,影片的口碑却很差。影片收到的负面评价主要来自《盗墓笔记》原著粉丝。即便原著作者南派三叔是电影的编剧,却依然阻挡不了观众对影片故事的吐槽:“强行卖腐、强行反转、强行烧脑,有很多遗憾和欠考虑。唯一亮点就是道具和那些机巧的机关了!”“影片虎头蛇尾,到了后半部分让人看得不知所云。”“这个IP算是彻底毁了,眼累心更累。”还有不少网友觉得,影片一直在突出两位年轻演员,反而弱化了整个盗墓故事的精彩之处。

  分析 电影IP大热是赚快钱的表现

  《盗墓笔记》并不是唯一一部票房与口碑出现两极分化的IP改编作品。去年,由陆川执导的《九层妖塔》最终斩获6.8亿元票房,去年年底上映的《寻龙诀》也取得了16.8亿元票房,但这两部IP改编影片的口碑都不如预期。此外,去年,网剧版《盗墓笔记》虽然点击量一直居高不下,最终以27.5亿的超高播放量,独占同年网剧收视率之巅,但却被大批网友吐槽了一整年。此外,同样根据IP改编的电影《谋杀似水年华》《喜乐长安》也难逃恶评。

  那么,IP改编为什么难逃“挨批”结局?影评人“撩思杰”说:“现在的电影圈只想囤积IP赚快钱,不愿埋头原创,而是到处寻找IP,缺乏创作力,很浮躁。”他说,这种心态不可取,IP热该冷静一下。就迪斯尼、漫威等好莱坞著名品牌的成功经验看,好的IP是靠几十年培养出来的。“片方在对这些IP进行改编时,最好慎之又慎,改编的内容也应该在风格上与原著相近,这样才能让IP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前几天,在宁波出席《谎言西西里》路演的著名导演关锦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电影IP大热,其实不是好现象,这是一种一心赚快钱的惰性表现。”他认为,好IP首先要有好剧本,创作者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IP和自己的诉求是否吻合,这才是决定IP作品能否做好的最大因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