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民 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医来巡诊,看病方便了;名师在交流,教育均衡了;
五水共治理,河水干净了;三权分到人,权益清晰了;
文化进礼堂,生活丰富了;政务一张网,办事轻松了。

三年里发生的这些变化,你满意吗?

  昨天,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生郭维英来到望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该院全科医生传授知识和经验。
  记者 刘波 摄

  □记者 滕华

  

  2013年11月以来,宁波每一天都会迎来一些“期待”,每一天都在发生一些“变化”。

  “甬派”客户端、“文化消费卡”、“农村文化大礼堂”走进生活;巨灾险、农业保险、小贷险、医疗责任险让日子更有“安全感”;PPP模式推进城市内河进入“绿色阶段”,每一条河流都有“河长”;社区诊所来了“大医院”的大医生,医保费率降低了,谁家的鱼塘得收到了保险费,谁家承包土地赚了钱……

  有些变化,我们看不见,但感受得到。有些变化,我们看在眼里,感受在心。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改革。宁波改革始终是“进行时”,每一个“改革坐标”上,都刻画着宁波新的机遇和变化。这些变化,你是否满意和期待?宁波,需要你来点赞。

  1 名医来巡诊,看病方便了 宁波全国首创云医院,这朵“云”大家都喜欢

  家住江东区波波城的蒋阿姨最近挺开心,以前老要跑宁波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去挂号看病的她,终于不用再长途奔袭去赶“人场”了———因为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市级医疗机构专家的远程视频会诊服务了!“他们说这叫‘云医院’。嗯,这朵‘云’,挺喜欢的。”

  “云医院”,其实是宁波在全国首创的。2014年以来,宁波在全国首创了云医院,注册云医生达1000多人,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构建五大医联体,已覆盖市区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开设市级专家社区门诊52个;全市1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市60家社区医院已实现全覆盖,对签约居民共提供诊疗191.7万人次,减免一般诊疗费1374万元。

  2 名师在交流,教育均衡了 宁波2800多名校长教师在“流转”  

  每天早上6点半,任涌梅老师就从宁波鄞州区邱隘镇的家里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偏远的塘溪镇中心小学上课。任涌梅自2014年9月1日从工作多年的邱隘镇中心小学交流到20多公里外的这所农村学校。任老师带出的学校合唱团今年首次获得全区中小学合唱节二等奖。

  宁波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推进“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校带乡校、以强校带弱校、以名校带新校,加快优质资源共享和流转。2014年起,宁波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两年来2800多名校长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

  2015年,宁波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教育公平指数蝉联第一,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全省第一。

  3 五水共治理,河水干净了 1062公里黑河、臭河、垃圾河“变脸”了  

  北仑区小港街道的河道巡查员老高每天都要出门去巡视小浃江的水域保洁状况。“小浃江已经‘死’过一次,我们绝不能让它再受污染之痛,要把绿水碧波留给子孙后代。”现在的小浃江,碧波荡漾、垂柳依依、芦苇婆娑、白鹭翩飞,获评宁波市十佳河道生态景观第一名。

  2013年11月以来,宁波积极打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组合拳,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1941条省、市、县、乡四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甬江流域防洪工程加快落地,基本实现“八库一江”水源联网联调,河更清、水更甜。

  关停了省内最大电镀园区、漂印染园区等289家重污染企业,排污权交易继续率达100%,城镇污水管网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更加完善。宁波以PPP模式参与城市内河治理的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全国推广。

  4 三权分到人,权益清晰了 “农民”老李算账,自己赚了!  

  从2015年12月31日起,宁波慈溪人不再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分,统一登记成为居民户口。长久以来的“农业户口”消失了,当了几十年“农民”的慈溪周巷人老李为自己算了笔账:原来,像他这样的农民,正是这次户籍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要让农村农民富起来,首先要让“权益”定下来、让“财产”活起来。一直以来,宁波始终致力于推进以“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村经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核心的“三权到人(户)”改革,当前,符合登记发证的宅基地发证率达到96%以上,村经济合作社完成股改率达到99.3%,农村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67%和67.9%,居全省领先。

  5 文化进礼堂,生活丰富了 811家文化礼堂演绎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每年过春节,全国人民都惦记着看央视春晚。不过,对于江北区慈城镇勤丰村的村民们来说,他们更在乎的,却是自己家门口的“村晚”。除夕那天下午,在村里的文化大礼堂,勤丰村“村晚”已连续8年上演了。两个多小时,近20个节目轮番登台,全都是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哦。

  2013年以来,围绕建设“文化地标”、打造“精神家园”这一核心,宁波启动打造文化礼堂,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我们的村晚”、“天天演”以及甬剧、姚剧、走书等地方戏剧纷纷走进礼堂,成为百姓门前的“文化盛宴”。目前,已在11个县(市)区、园区150多个乡镇(街道)、700多个行政村共建成811家文化礼堂,建设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省前茅。

  6 政务一张网,办事轻松了 不再来回跑,办事就上政务网  

  今年3月30日,位于江北投资创业园区的宁波优耐特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负责人显得有点意外又有点惊喜:“3月24日我们才领出土地证,没想到才7天施工许可证就批下来了。我测算了下,这个项目的开工时间足足提前了105天。”

  2014年,浙江率先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目前,宁波“四张清单”已经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政务服务网公开,建立政务网站集约化平台,总办件量38423件,列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2014年6月,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nb.zjzwfw.gov.cn)正式上线,整合了40多家市级单位的政务资源,开设了42个部门服务窗口。2016年5月我市新增办件量全省第1。

  

  提醒

  “12340”,这是政府来电听民声

  最近阿拉宁波市民可能会接到一个来电显示为“12340”的电话,可千万不要拒接哦。因为,它是省里为了开展改革满意度评估的调研电话。

  8月15日至9月中下旬,全省开展改革满意度评估,此次评估包括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调查提问很简单,但只有回答完所有问题,才是一次有效的电话调查。请你接受访问的时候要准确表述,尽量不要使用“说不清”、“还行”、“还好”等模糊语言哦。

  电话会聊些啥?我们“剧透”一下,大概就是关于宁波改革的内容。

  比如,现在你感受到看病更方便了吗?城里的优秀教师也会到农村薄弱学校去支教吗?家门口的黑臭河清理了吗?晚饭后去过农村文化礼堂吗?听说过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三权改革”吗?市民要办点诸如审批服务、预约挂号、网上纳税的事儿,是不是真的可以在宁波政务网上就办好啦?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