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石蒜 |
 |
▲稻草石蒜 |
 |
石蒜 |
□孙小美 进入8月,江浙沪的夏日“烧烤”模式终于逐渐缓解,山间早晚有了些似有若无的凉意。此时,传来了早开的石蒜花讯。已经蛰伏了一个多月未曾进山的小伙伴们,早已脚痒痒按捺不住,顶着大太阳去山中寻找陆续开放的石蒜花朵。 山间觅芳踪 朋友说,曾经在溪边看到成片成片金色石蒜花开。根据她的线报,我们第一站前往四明山麓的溪谷中寻觅。于是一边脑补着那金色的花海,一边沿着溪水溯流而上,眼睛不断搜索不一样的色彩。夏日里竹林边,山间凉风徐徐吹来,脚下溪水清澈凉爽,虽不断有饥饿凶残的蚊虫来袭击,但是炎夏的苦行已变成了纳凉避暑郊游。 一路前行,金色的花海一直未曾出现,连零星的花朵都未曾露面。怎么回事,难道走错了地方?或者来得太早?我们继续寻觅,终于,在溪边树林下,有一抹奶黄色出现了:亭亭玉立的花葶,向四周翻翘起的皱褶花瓣,优雅伸出的纤长花蕊。没错,这虽然不是原本要寻找的中国石蒜,却是稻草石蒜,另外一种生长在江浙山间的石蒜花。 再往前寻找,稻草石蒜的花朵陆续出现,但是说好的金色石蒜花海呢?难道地点有误?不甘心就此放弃,我们又一路驱车到附近的山间寻觅。田间路边、山坡林缘、溪边草丛间,一些早开的红色石蒜花已经绽放。石蒜开花时,叶片早已枯萎,修长的花葶毫无征兆地从土里钻出来。硕大的火红花朵,婀娜多姿的花瓣,仿佛炽热燃烧的火焰,如火如荼,摧枯拉朽。有时,城市里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时,如果拉来的山土中带着石蒜的种球,它就会在城市花坛中扎根开花。在夏末秋初突然绽放出火红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 车子开到我们曾经发现一大片旋蒴苣苔的山崖边,我和朋友们决定下车看看旋蒴苣苔有没有开放。甫一抬头,发现头上高耸陡峭的岩壁上,有浅黄色和金色花朵绽放。终于找到了金色的石蒜花!我们一阵欣喜,但是转瞬又变成了失望,这二三十米高的山崖,不仅陡,而且中部凹进,像月牙一般,要如何上去啊?脑补了人猿泰山、攀岩运动员的雄姿后,我们叹着气摇摇头,只能继续踏上寻找的路程。 终于在我春日里经常游玩的另一边水边岩壁上发现了较低矮的金色石蒜花朵,它和稻草石蒜长在一起,金色的褶皱花瓣,绽放得如此灿烂,仿佛投入林间的金色夕阳,让人挪不开眼睛。回家查资料,原来这就是中国石蒜。 回程的路上又遇到了意外惊喜,车子驶过路边,突然眼前闪过一抹粉紫色,急急停车寻觅,却让我们在路边广告牌后,发现了几丛美艳的换锦花和红蓝石蒜。换锦花是多见于海滨地区的一种石蒜花,淡紫红色的花瓣尖端带着一抹蓝色,仿佛被海水的色彩感染,也让它成了石蒜花中与众不同的美人儿。而红蓝石蒜,却是这个美人儿与红色花朵的石蒜“偷情”产下的私生子,于是兼具了两者的姿态和色彩。 花叶不相见,人称“彼岸花” 上文所述的石蒜种类,都是我国的特有植物。石蒜科石蒜属的植物全世界约20余种,主要产自中国和日本,少数产自缅甸和朝鲜;我国约有15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尤以温暖地区种类较多。而在四明山麓,一路走来,我就已经找到了5种石蒜花。石蒜属的植物多生长在低海拔的林下山坡,地下有肥硕的鳞茎,夏季休眠,地上叶片枯萎,夏末秋初花葶直接长出地面绽放,花后叶片才重新抽出,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是凭空冒出,十分惊异。 很多人并不知道石蒜的本名,可能更多的是听说过彼岸花、曼珠沙华这些名字。不知从何时起,彼岸花的传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梦幻少男少女们叨念着曼珠沙华,吟唱着“花叶永不相见”,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神秘的世界。这个时候,调皮的我就会笑着问:“你可知道它还有个俗名叫蟑螂花?” 其实在植物界,花叶不相见的植物比比皆是,许多植物都是先花后叶,比如我们熟悉的蜡梅、结香等。石蒜被叫作“彼岸花”,是由日本传来的。红花的石蒜开花期正好在农历秋分前后,日本将秋分称作“彼岸”,有扫墓的习俗。而石蒜又恰好生长在低海拔山脚的林下山坡,正是以前坟墓修筑之地,于是就把石蒜叫作“彼岸花”,并将“曼珠沙华”这种传说中的植物附会到了石蒜身上。 原是旧时相识 小时候,暑假在外婆家的山野奔跑玩耍,但却从未见过石蒜花。可能是因为它开花的时间,恰恰是在秋季新学期开学前后。此时的我,要不是哭着嚷着被父母带回城上学去,要不就是在疯狂赶写没完成的暑假作业。有一次假期快结束时,天天带着我们玩的大表姐手里拿着两朵超级美丽的大红色花朵,说是在后山采的。大家都没见过这样的花朵,我更是被迷住了,拿着这花爱不释手,跑去给最喜欢我的阿姨看。然而阿姨看到后,却露出了嫌弃的不喜表情,说这是“打碗花”,摘了会打碎饭碗,还会倒霉,快点扔掉。幼小的我内心好生疑惑,这么漂亮的花,为什么大人们会不喜欢呢? 再一次见到石蒜花,是上大学的时候。跟着早开学的好友去了杭州,在西湖边上的草坪花坛里看到大丛大丛开放的红色花。两个喜欢花草的姑娘,忍不住采了一把石蒜花。回学校的车上,好友的手臂开始发痒红肿,想了半天,可能是石蒜花朵的问题。多年后,我才知道,石蒜含有石蒜碱等十多种生物碱,对人体有毒性,汁液接触皮肤会引起红肿发痒,误食会导致腹泻呕吐,严重的还会口鼻出血。 回头想想,也许正是因为石蒜的毒性,让如此美艳的花朵,被冠上了诸如“蟑螂花”的各种恶名。先人们因其毒性避之不及,担心年幼的孩子被这美丽的花朵诱惑,所以编造了“打破碗”的故事来吓唬孩子,让孩子远离这美丽的诱惑。虽然在很多地方,打碗花指的都是旋花科的植物,但是在我的故乡,这个名字却是安在了有毒性的石蒜上。 金黄色花朵的中国石蒜、粉紫色中带着一抹特别蓝色的换锦花、奶黄色花朵的稻草石蒜、赤红的石蒜,以及美艳的红蓝石蒜。这些美丽的精灵,开放在溪边、岩壁上、海岸,魅惑诱人,却带着可怕毒性,仿佛海上歌声动人的美杜莎,告诫着人们,自然界的所有,并不为人予取予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