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身 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善孝为先

前溪头村杜氏后人遵祖训兴家兴村

  本报讯(记者 殷欣欣 实习生 江俊超 通讯员 张竹玲) 鄞州塘溪镇前溪头村,大多数村民姓杜,据说是唐代诗人杜甫后人。杜氏宗谱有遗训:家道不外人伦,而尽伦之事以孝悌为先。杜氏族人世代遵此遗训,对父母长辈尽孝道;兄弟姊妹之间友爱。大家安居乐业,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村里孝字代代相传

  因为村边有一条清溪穿村而过,根据前溪和后溪之分,前溪头村由此得名。前溪头村有450户1000余人,其中约600名是杜氏族人。

  杜氏始祖名讳安,称尚德公,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九世孙,源自杜甫次子杜宗武一脉。据说在五代时,杜安是曾任镇江节度使、云南都督杜显的第五子,为避乱世迁至鄞东,喜爱横溪山水之胜,于是定居下来。  

  杜氏后人都说,之所以家族兴旺,是因为不忘祖训,遵孝守悌。提起“孝”,当属村里有名的大孝子杜中岁。村里人都说:“在阿拉前溪头村,孝字代代传,杜中岁老阿哥是最好的榜样!”

  杜中岁本人已经年逾古稀,七十有五,身体健康、硬朗;其老母亲已经97岁了,他和同样年逾古稀的老伴服侍行动不便的老母亲已经十多年,一日三餐亲手喂食。老母亲有时大小便失禁,杜老伯和老伴总是不厌其烦地擦洗身体、勤换衣被。每到逢年过节,前溪头村文化大礼堂总有一台丰富多彩的晚会,杜老伯总会把母亲放在推车上,推到大礼堂的最前排,每每此时老母亲都看得如痴如醉,笑得合不拢嘴。

  兄弟捐钱帮助村里老人

  村里不仅每个家庭父慈子孝,而且村民、族人之间友爱、互助。前溪头村常住人口千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200多人。

  老企业家杜能治因年事已高,不办企业,众望所归地当上了村老年协会会长。虽说不再为企业东奔西走,但村里老年人的事情也让他没少操心。前几年,村里兴建文化大礼堂,为了搞好老年活动室,他带头捐款搞建设。

  看到村里老年人没有活动场所,村里厂老板杜朋林曾捐助50万元。这些钱建造老年活动室还有剩余,于是又利用剩下的钱成立了老人福利基金,用于补助村里一些生活困难的老人。无独有偶,同是开厂的杜朋林的弟弟杜增林每到重阳节,都会为村里20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发200元长寿红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