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杰在颁奖现场。 |
本报讯(记者 张明强 张昊) 做一件事并不难,但坚持下来不容易。生于1972年的赵杰,现供职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十年来,赵杰一次次深入云南、贵州、广西、甘肃等十多个省份的大山深处。因为贫困,那里有很多孩子正在遭受辍学、饥饿和寒冷。他在新闻纸上一次次发出呼喊,发起、组织各类公益行动,筹集了总价值300余万元的学习用品和物资,并组织援建了5所希望小学和2座“宁波桥”。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赵杰爱心助学和援建“宁波桥”的公益事迹。他的故事也被录入中华名人录。 2007年,正在宁波上班的赵杰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尊敬的赵杰老师:您好!这是一封来自云南省维西县中路乡中心学校的信。您努力筹措的捐资,给中路乡带来了您可能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这凉凉秋日里给中路乡的孩子送来了温暖,我校将这些捐资用于中路乡佳禾村小学校舍的建设,现在佳禾村的孩子已经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在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中,我们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这是2007年云南维西中路乡中心学校写给赵杰的一封感谢信里的话。从信里附上的几张照片上可以看得出,原先土砌开裂的墙,已被白墙红柱的新屋取代。不过,让他踏上助学之路也正是来自一年前去往云南“意想不到”的际遇。 2006年,赵杰前往云南迪庆考察经贸项目,在藏区一户牧民的家中,他发现一口锅用粗铁丝勾着算是厨房了,衣服一溜地挂在一条绳上,根本没有柜子。更让他心酸的是,孩子用的是残缺的书本。震惊之余,赵杰发现这在走访的几户人家中是普遍现象。 回到宁波后,他通过媒体迅速为那里的孩子联系爱心企业。几番奔波之后,他终于筹集到了价值40多万元的学习用品。 赵杰说,这次经历让助学的心愿生根发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助学活动就像一颗种子,我们每到一处,就把种子撒在那里。”赵杰说,那是希望的种子。助学十多年,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起点,收获的感动远远比付出的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还有这样一群学生,过着跟城里的小朋友迥然不同的生活。那些孩子很顽强,脸上依然绽放着笑容,那是世上最美的微笑。” 相关链接 十年“爱心长跑”印迹 2006年6月,在赵杰的奔走、呼吁下,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德钦县两所小学捐赠了30余万元的学习用品和物资,为维西县佳禾村小学修建了新校舍。 2007年5月,他又发动组织宁波市民及爱心企业,为贵州省从江县的三所小学捐赠了价值60余万元的学习用品和物资。 2008年6月,为青海省的门源县、湟中县等三所小学捐赠了价值70余万元的童装、学习用品,并捐建了3个爱心图书室。这一年7月,他还联合宁波爱心企业为宁波2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学费,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009年6月,在宁波爱心市民和企业的响应下,赵杰筹集了价值近60余万元的童装、学习用品,分别送到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冕宁县等地的3所学校。 2010年6月,赵杰受报社委派,又一次来到贵州省从江县,将媒体募集的善款为东朗乡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2011年5月,他又联手爱心读者和企业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田东县、西林县、田林县共三所小学捐赠了价值80余万元的童装、学习用品。 2012年6月,他联系宁波爱心企业在广西田林县的老寨村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2014年7月,经赵杰牵线奔走,一星期时间在宁波募集了80余万元,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修建了一座“宁波桥”。 2015年6月,甘肃天水市的公益人士赵晨偶然知道了赵杰爱心助学的事迹,便向素不相识的赵杰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帮天水市清水县童堡村建一所希望小学,使孩子们的求学路不再艰难。赵杰听闻后立即动身,深入甘肃省清水县白驼镇童堡村实地查勘,并多方奔走,牵线搭桥,为童堡村建了一所“宁波小学”。 2016年5月,赵杰实地走访了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姚河小学,了解到校舍是危房后,他立即联系爱心企业出资新建教学楼;7月,他又去了洪灾严重的安徽省郎溪县,并联系宁波的爱心企业为姚村乡东门村修建一座“宁波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