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踪镇海古城墙(下)

  镇海古城墙示意图 胡白水 绘

  □胡白水 孟亚月

  

  元亡明立。从《镇海县志》“洪武元年(1368)建立县城木栅”和“洪武七年(1374)换去县城木栅,重建石城”这两条记载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对待城墙拆与建的截然不同的行为上,表明了元明两个朝代的两个统治集团的文化心态和统治方式的巨大差异;从“重建石城”这四个字中,可以理解为元朝拆除的城墙已不是始建时的泥城而是石城了。那么,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镇海的石城始于何时呢?民国冯幵在《重修镇海后海塘记》中有“城负塘而筑,塘不固,城亦不立”的记载,说明了城依存于塘的关系,而塘是在宋淳熙十六年(1189)由泥塘改造成石塘的,那么,镇海的城墙由泥城改建成石城,很可能也在这个时候到南宋灭亡的90年时间里。

  明初,我国东南沿海屡遭倭寇骚扰。在洪武二十年(1387),朝廷派信国公汤和莅浙筹谋防倭事宜,在此建卫拓城。拓城后的镇海城墙非常完备,以巾子山至西城角的后海塘为北城墙;以现在的城河路北侧为南城墙、拐弯后的西侧为东城墙,东城墙以巾子山为砥柱与北城墙相衔接;南城墙西到现在的苗圃路北折为西城墙,西城墙沿苗圃路东侧与北城墙衔接于西城角。城墙高近8米,周长3.6公里,城门6座。城墙上同时还建有雉堞、敌楼、警铺等御敌设施。这一切,开创了镇海城墙的鼎盛时期,彻底奠定了后来我们看到过的城墙规模。此后虽然也作过几次维修,但基本保持原样未变。

  镇海城墙的6座城门,分别是东门一座,叫镇远门,俗称东门,遗址在如今的鼓楼东路与城河路交汇的西侧;南门两座,正门是南薰门,这也是整个县城的正门,俗称南大门,遗址在如今的南大街与城河路交汇的北侧;清川门是偏门,俗称小南门,遗址在如今的清川路与城河路交汇的北侧,其右侧辟有水门,称南水门。西门也有两座,正门是向辰门,俗称大西门,遗址在如今的后大街与苗圃路交汇的东侧,其左侧辟有水门,称西水门;偏门叫武宁门,俗称小西门,遗址在如今的西街与苗圃路交汇的东侧。此五座城门,都配有较为齐全的设施,门上置城楼,门内有月城,门外架设护城河上的吊桥。唯有开在北城墙即后海塘上的北城门较为特殊。

  北城门可能就在现在的望海楼下方,在明永乐十三年(1415),因“城负大海易遭倭犯”而被封堵,只存在短短的28年。后来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在其旧址增筑望海楼,既可观览沧海,也可警戒倭船。北城塘面临大海,惊涛拍岸。可以想象,当初开辟的北门可能是座水门,供船只进出及水道疏通;还可以想象,当初的北水门之高大和开辟工程之艰难。如果北水门能够保留到现在,一定是个蔚为壮观令游人赞叹的好景点。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镇海城墙的外侧,环绕着一条长2.7公里的护城河。这既是“挖泥垒城,泥挖河成”的施工必然,也是城与河共同御敌的最佳设计,城池一词由此而来。这条护城河,东沿招宝山脚下流入甬江,西到平水桥拐弯,连接中大河,并入内河网,可通达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护城河河岸整齐,河道宽深,河水清澈,不仅是与城墙配套的重要军事设施,也是镇海县城排涝、沿河居民洗刷、流经农田灌溉、通向外地航运的重要民用设施。河之两岸,以南薰桥为界,分为东河塘和西河塘。当初在西河塘,如今的南街菜场北面和电影院南面的河岸,都设有航船埠头,每天舟船争流,货物进出,旅客上下,再加上各种吆喝声,热闹非凡,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古老的城墙不可避免地遭到淘汰和拆除的命运。镇海城墙的拆除,基本上是按照改桥、拆门、拆墙、填河的步骤进行,跨越时间长达六七十年。在民国初期和1929年,分两次将镇远等五门吊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以相对应的城门名作为新建桥名。从1929年到1962年,先后拆除全部城门。最早拆除的是南薰门,同时拆除了南门东边的一段城墙,改建成小菜场,史称南薰桥菜场或南门菜场。最后被拆除的是镇远门和向辰门,现今的镇海老人,还能回忆起这两座城门及月城的原形原貌。1941年4月以后,日本侵略军为开辟一条到小道头军用码头的汽车便道,竟拆除如今城河路在胜利路口附近的一段南城墙。这是我们的耻辱,一定要牢记在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拆城墙之石,量材录用,筑甬江江塘(因与后海塘相对应,俗称前海塘),石城复成泥城。到了1984年,取城泥填城河,平掉了高高的古城墙,建起了宽宽的城河路。至此,曾经雄伟辉煌的镇海城墙,功成身退,彻底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