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员阿紫开始时一直嘟着嘴不说话,到后来露出灿烂的笑容。照片由“橙计划”项目工作人员提供 |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朱尹莹 父母常年在甬务工,极少回家,安徽少年小郭曾因心怀怨愤放弃中考。昨天上午,在宁波大剧院举行的“2016天港橙计划快乐体验营”结营仪式上,小郭郑重道出心愿:我要重返学校上学,直到能够撑起自己的未来。 体验父母工作 方知父母辛苦 小郭来自安徽阜阳,10岁便过上了寄宿生活。在甬务工的父母省吃俭用,送他到县里一所优质初中念书。与同班同学相比,小郭因为成绩差而感到自卑,努力之后没多大效果又感到无助,最终因怨恨父母不在身边而放弃中考。 “为什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不在身边?”在结营仪式上代表小伙伴们发言的小郭伤感地说,参加夏令营体验父母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当初一直要求父母理解,却忘了去理解父母的心,“到你们在的城市,体验你们的工作,才知道你们的辛苦。”这一次,小郭是真心地想回学校,再也不想辜负父母的心。 9岁的阿紫沉默寡言,到宁波过了几天才开口叫了“妈妈”。阿紫在志愿者和小伙们的关心下,逐渐变得开朗。“阿紫有一个心愿,想要拍一张漂亮的照片。”“橙计划”结对志愿者韩女士说,上周五她带阿紫去拍了一套。返程途中,阿紫绽开灿烂的笑容,还主动与韩女士聊天。看着恢复生气、笑得开心的孩子,韩女士一下子就哭了。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远方的沟通 赵霞,在鄞州天港喜悦酒店从事后勤工作。赵霞内疚地说:“我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短板。” 通过到“橙计划”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听课,赵霞也认识到自身“恨铁不成钢”、“鞭长莫及”式的焦虑,转而慢慢尝试用更温情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得知儿子在夏令营中写下的心愿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海,赵霞在集体活动中“偷偷”现身,给了儿子一个惊喜。“以前也带孩子到海边玩,可是真的没有想到,孩子的心愿竟然是这个。”她说,是自己不了解孩子。 “橙计划”快乐体验营营长邓琼,从事酒店培训工作。“服务行业最注重的是礼仪,而从业者在孩子方面的教育却往往被忽视。”邓琼说,与孩子们相处了7天,发现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别人说“谢谢”,但是在培训引导之后,孩子们就变得乖巧起来。 在邓琼的印象里,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家庭,而接触下来,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尚可,真正让这些孩子变得“贫乏”的原因,主要是缺少了父母的引导与沟通。因此,在暂时无法改变“留守”现状的情况下,确保父母与孩子远程互动的有效性就显得越发重要。 据介绍,《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6)》调查后给出的建议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增加与孩子的见面次数和联系次数,外出父母与孩子的见面次数应不少于一年4次,联系次数应不少于每周1次。事实上,不少外出父母并未做好。 “橙计划”成为“儿慈会”合作项目 昨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天港公益基金“橙计划”项目授牌,该项目将成为“儿慈会”成立以来的第66个公益项目。 “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作为“橙计划”的发起人,天港控股集团总裁龚浩强说,“橙计划”分助学、成长辅导、快乐体验营三块,更注重的是后面“精神层面”的两块,旨在给“人生带去可能”。 据了解,经过6年的努力,“一个人”的念想已成为整个行业共同关注的公益项目。同时,龚浩强呼吁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寻求解决“留守”问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