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巡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我市3年建成789家文化礼堂

  本报讯(记者 房伟) “奶奶,你看我剪的大鲤鱼和小白兔像不像?”8月2日,东钱湖高钱村的文化礼堂里,年仅9岁的钱俊,向两位70岁的非遗传承人高定娥和郑友娣展示刚刚学会的剪纸。 

  钱俊一直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听说村里文化礼堂有免费的剪纸技艺培训,便同小伙伴一起报名参加了。高钱村文化礼堂负责人史娇君表示:“开展剪纸培训,既能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也能让剪纸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普及、发展和传承。” 

  在北仑高河塘社区的文化礼堂里则有一个“浃江风情馆”。馆内以图文写真及沙盘方式,围绕“一江、一闸、三碶、六桥、十二地名”等内容,讲述了小浃江450年来的沧海桑田,“五水共治”后的秀美风景及小浃江流域历史人物和乡风民俗,展示了十四个拆迁村的村情村史、崇德尚贤、乡风民俗及美好家园等内容。

  原来高河塘社区成立于2006年7月,居民主要来自小港街道和戚家山街道20个拆迁村的近2900户安置农民,是目前北仑区最大的以农村拆迁安置为主的新型社区。如何留住美丽的乡愁?文化礼堂功不可没。

  而在江北区慈城镇勤丰村,每到除夕下午,村民们就在文化礼堂里上演自编自导的“村晚”,有时一台两个多小时,要上演20多个节目。由于节目精彩、贴近生活,“村晚”成了村民们除夕的一道大餐。

  “家门口的文艺演出”多了,村民们也就更愿意走进文化礼堂了。镇海澥浦镇十七房村90岁高龄的陈兴岳老人,婉拒儿孙为他摆寿宴,用摆酒席的钱请来了宁波曲艺社,在文化礼堂里演了一个月传统走书《平阳传》。受他的启发,越来越多的村民每逢喜事都选择请乡亲们看戏,文化礼堂唱响了健康和谐的文明乡风。

  如今,全市每个文化礼堂天天开堂门,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比赛,年度有评选。丰富的活动设置,将欢笑和正能量传递给村民和游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正体现了文化礼堂作为“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价值所在。 

  文化礼堂带来的效应如同春风,浸润着人们的心灵,使正能量迅速得到传递。很多村干部发现,有了文化礼堂后,村里的各项工作好做起来了。余姚河姆渡镇翁方村村干部方平感慨地说:“文化礼堂让村民更加文明崇德,村里也更加和谐了。”

  新闻背景

  打造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

  2013年以来,宁波逐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三年来,宁波在11个县(市、区)、园区150多个乡镇(街道)、700多个行政村共建成789家文化礼堂,建设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省前茅。三年来,文化礼堂累计举行了1.2万多场大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156万人次,极大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让农民在家门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同时也发掘和培育了一大批乡贤能人、文化达人和农民文艺团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