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顶 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候鸟”即将踏上归途

这个暑假,他们收获喜悦学会感恩

“小候鸟”集体过生日。
非遗传人手把手教“小候鸟”做香囊。
“小候鸟”做出来的月饼有模有样。

  □记者 吴震宁 实习生 柳欣 通讯员 许兴蕾 方波静

  

  漫长的暑期转眼即将结束,从天南海北来到甬城和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也将依依不舍地背起行囊,踏上回家的旅途。又是一年,让我们祝愿这些“小候鸟”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平安快乐地成长,明年再来宁波过暑假。

  亲手做盒月饼把甜蜜留给父母

  再过几天,“小候鸟”又将离开宁波回老家去了,在他们回家之前,是不是可以给父母留一份礼物,表达感恩的心呢?经过本报与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精心策划,决定带这些孩子们亲手去做一盒月饼,送给他们的父母,把甜蜜留在他们的心中。

  前天中午12点半左右,当宁波康辉旅行社的空调大巴准时停靠到荣安和院的南门外,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小候鸟”,就欢天喜地地在东城社区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蹦蹦跳跳上了车,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位于集士港的荃盛食品工厂。

  对于这群几乎连捏面粉、揉面都不曾接触过的“小候鸟”,起先厂里的工作人员还担心他们做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月饼来,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孩子竟个个都不甘示弱。他们穿上白大褂、围上大围裙、头戴纱巾,围在一张张工作台前,认真地跟着示范的师傅学起了揉面、包馅、印模子。

  “做得很不错!”当第一个月饼在安徽小朋友刘凯的手中出现时,工作人员当即给了一个大大的赞。其他小朋友也同时受到了鼓励,做得更认真了,手底下的动作也开始快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有一位小朋友看起来有点犯难,只见他手里的面团已经混合了豆沙馅,但就是没法把馅全都包进面皮里。“我刚才没看清楚叔叔是怎么弄的,能不能让我再学一次?”今年才8岁的张宇晨有点不好意思地找到了一旁的社区志愿者。

  “这次可要看仔细了哦。”教大家做月饼的师傅再次来到张宇晨的身旁,详细指导后,张宇晨的手里也做出了一个像样的月饼。“我一定要尽快赶上其他小朋友的进度,做一盒月饼给爸爸妈妈尝尝。”做出第一个月饼之后,小家伙一下子就来了劲。

  等大家都完成了月饼制作之后,工作人员按照事先给小朋友们编的号,统一将他们做好的月饼,送进烤炉里烤上半个小时。孩子们一边在休息区喝水看动画片,一边在期待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能尽快出炉,可以给爸妈一个惊喜。当热乎乎的月饼摆到孩子们面前时,大家急切地围了上去,看着那些表皮上透着亮光的小月饼,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做个香囊让父母提提神

  在江东安居社区的服务中心里,此时正飘满了一股让人神清气爽的药草香味。十几个“小候鸟”正在社工的帮助下,一针一线地做着特别的香囊,这是孩子们做来送给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们的离别礼物。

  正在这里忙活的大多数都是女孩子,对于针线活,不少人都曾经接触过,不过,一旦真的要自己完成全部的工作,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有些孩子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缝出了个布袋的样子,可社工老师细细检查后,却发现不少问题:有些是针脚过大,缝得不够严密,草药一塞进去,就开始从这些缝隙中“露馅”了;有些则缝得弯弯曲曲,线头还露在外面,十分不雅观。

  不过,这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她就是今年只有11岁的陈珂欣,只见她手中的香囊包边紧密,针脚细腻,草药塞在里面,鼓鼓囊囊一点不会漏出来。“妈妈喜欢做手工,平时做的时候也会教我。”陈珂欣有些自豪地说,“以前我在家里也做过几次,有一回还给我的玩具娃娃做了一个很长的枕头!”

  12岁的马奕丹稍显害羞地说:“这是第一次做,把口子给缝大了,再做一个肯定比这个好!”她还表示做这样的香囊不仅好玩,而且还很有意义。“因为之前社区曾组织我们到小区里的百草园参观,所以我对这些草药的种类和效用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它们不仅可以防蚊虫叮咬,还能提神。多做几个,正好可以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不被蚊子咬,工作累了回到家,闻到这种香味就会想起我。”小家伙说着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教这些孩子们做香囊的,是这里的社区主任罗慧女士,她还是江东区的非遗传人。她告诉记者,在“小候鸟”回家之前,选择这么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父母,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中草药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

  一场充满惊喜的生日派对

  不仅是“小候鸟”在用各种方式赶在离开前向他们的父母表达着感恩之情,他们的父母也想在这次分别前,为孩子们再送上一份自己浓浓的爱意。上周四上午,一场生日会在鄞州区东城社区展开,这是社工们和社区里众多的“小候鸟”父母精心策划的一场特别生日宴会。

  当生日快乐歌的音乐响起,两层的生日蛋糕推出来时,过这场集体生日的孩子们早已经兴奋得坐不住了,一个个连蹦带跳跑上前去,将蛋糕团团围住,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随着蛋糕上的蜡烛一根根被点燃,孩子们的情绪也越发高涨起来,整个会场里的气氛也进入了高潮。

  此时,更让孩子们想不到的是,原本忙于各自工作的父母们,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而特意请假,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身旁。看到孩子们又惊讶又开心的笑容,很多家长的眼角不禁泛出了泪光。

  负责切蛋糕的一个女孩子叫黄宇宏,来自福建,今年10岁。9月26日是她的生日,但她留在宁波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暑假,真正过生日时她早已回了老家,离着父母千万里远。特意赶来为黄宇宏庆生的母亲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一直都没有办法回老家给女儿过生日。这次是她来宁波之后,第一次为女儿庆生,不仅是女儿,也是她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生日派对。

  而另一对来自安徽的“小候鸟”,姐姐叫韩笑笑,今年10岁,妹妹叫韩紫薇,刚刚8岁,她们因为同样的原因,已经有好几年没法和父母一起过自己的生日了,每年生日陪伴着她们的只有爷爷奶奶。她们的母亲说,每年到女儿的生日,虽然她都会从宁波寄蛋糕给她们,但是很少有机会真正和女儿一起度过这个欢乐的日子。“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弥补自己对孩子们的歉意了。”

  主持这次特别生日会的东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信娥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最初发现这个情况是在一次微心愿征集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特殊”的心愿卡,在这张心愿卡上孩子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这真挚而朴素的话语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对很多城里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算不上愿望的愿望,可对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的“小候鸟”来说,要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并不容易。”张信娥说,这一次他们圆的不仅是“小候鸟”的心愿,也是他们的父母多年来的心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