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烨) 昨天上午,丹凤新村社区办公室门口竖起了一幅展架,展示社区停车位改造前后的对比图。对于宁波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这项工作来说,丹凤社区是一个样本,宁波治堵社区行第一站就走到了这里。 上午9点多,来自江东几个社区的工作人员、物业以及市民代表30多人,参观了丹凤新村的改造成果,宁波市治堵办、交通委、交警局等部门带来了市民卡充值、咪表咨询、公共出行等便民服务。 “我们现有居民2792户,改造前小区内有机动车500多辆,而与之对应的只有88个停车位。”现场,丹凤新村社区居委会的邵书记介绍了此前停车难带来的种种问题。 为了改变居民出行困难,去年社区决定进行停车位改造。 与其他老小区一样,项目启动初期就遭遇了难题,许多居民挡在挖掘机前,反对工程推进。社区只好改变策略,挨家挨户地宣传动员,征求意见,并保证改造工程不会以牺牲绿化为先决条件。 通过拓宽道路、实施单向行驶、增设智能门禁系统、提升绿化、改善慢行系统等改造和整治,社区新增停车位484个,居民停车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昨天上午,记者在随行参观中采访了几位居民,其中家住丹凤一村的刘大伯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来,他最初对改造工程也有些抵触,但真的看到了改造后的模样,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是治堵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下半年我们还将不定期地邀请市民、社区工作者参观治堵项目,希望市民们能为治堵出谋划策,共补短板。”宁波市治堵办副主任沈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