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2011年,在新能源汽车刚推广时,章先生便购买了一辆纯电动汽车。现在他想换车,可打听了好几家二手车行,对方要么根本就对收购不感兴趣,要么价格低得离谱。章先生碰到的问题不是个案。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新换代,最早一批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面临置换问题,像比亚迪E6、比亚迪秦、北汽EV150、上汽E50等都已使用了四五年时间。开了1年的纯电动汽车卖不到新车价格的60%,市场上二手新能源汽车不受待见。 8月29日《东南商报》 新能源汽车在二手车市场不受待见,其实是其在一手车市场表现的缩影。如同房市一般,如果一手房市场火爆,二手房也差不到哪里去,反之亦然。看看我们周围的同事和亲朋好友,有车的不少,但开新能源车的几乎没有。一手车市场如此,在二手车市场不受待见并不意外。 但谁又能说,新能源车的一手与二手市场会持续这种“严冬”态势呢?其实,市场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去年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加3.4倍,远超20万辆的年度目标,尽管与2460万辆的汽车销售总量比只是个零头,但足以让市场嗅觉敏锐者嗅到商机。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汽车还没有进入千家万户,一种叫二轮燃油助动车的代步工具曾经风靡各地的大街小巷,行驶时排气管冒出的阵阵黑烟让落在后面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叫苦不迭。后来,相关部门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推广电动自行车,才逐渐将数量庞大的燃油助动车置换出局。现在,汽车尾气是雾霾是主要贡献源之一,造成的污染总量,恐怕比当年二轮燃油助动车只多不少。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改善空气质量“捷径”。那么,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在哪里?该怎样打通呢? 充电桩建设,应该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家庭普及最大的“瓶颈”。目前,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充电不方便是许多城市的通病。但按照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的说法,充电桩建设技术简单,单个成本也就几百块钱,可利用的设施很多。只要改变思路,重点解决路边、小区和单位的充电设施建设,集中解决消费者回家和上班时给车辆充电的问题,对现有的电线杆、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充分利用,那么充电难的“瓶颈”就会迎刃而解。换言之,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很多资金。 许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一知半解,对其关键技术、续航里程、使用维修、安全性能、成熟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顾虑,害怕做“小白鼠”,也是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拦路虎”。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应该不比解决充电桩问题难,许多时候只要实打实地拿数据说话,就能帮消费者消除疑虑。 值得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尽快将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家庭普及的瓶颈打通,将“拦路虎”赶走,那么,这个市场想不火都难。而火爆的一二手市场,则有可能反过来催生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的“核聚变”,取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者、空气质量等相关各方的“多赢”。到那个时候,谁能说,在一二手市场不受待见的,不会是传统能源汽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