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巡 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省理工在宁波办供应链创新学院

全球公开招聘来的院长昨天亮相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刘少轩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陆灵刚 周浩

  

  昨日,备受瞩目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球范围内招聘的执行院长正式向媒体亮相。同时,硕士项目招生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预计明年秋季将迎来首批学生。

  新掌门人了解中国 又有全球视野

  供应链管理被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四大战略资源之一,是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然而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有100万名左右的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3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共建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学院,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的唯一一家供应链创新学院。

  创新学院成立之时就面向全球招聘院长和教师,当时麻省理工交通与物流中心主任尤西·谢菲对新院长人选充满了期待,他希望新院长“必须了解中国,又是学术领域的领头人,具有非凡领导能力。”

  那么,谁执掌了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昨日,这位新掌门人正式亮相,他叫刘少轩,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运营管理学博士,曾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MIT全球运营领袖高端培训项目学术主任、上海交大文科建设处副处长等职务。

  更为重要的是,刘院长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任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保罗商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的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战略。

  “宁波在发展供应链管理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我本人有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对麻省理工学院文化理念有深入认识。之所以选择这里,更是对供应链创新学院的理念、文化、价值观很认同,能和我个人发展很好地结合。”刘院长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宁波吸引他的原因:“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具有地域优势;而且宁波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是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而且,宁波创业创新的氛围非常好。”

  创新学院将给宁波带来什么

  刘院长介绍说,创新学院将在麻省理工学院交通与物流中心的指导下,采用国际化的模式独立运行,是非营利性教育与科研机构,为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成员之一。

  他介绍创新学院的工作目标说:“学院有三个工作目标,首先是开设硕士和博士项目以及企业高管的高端培训项目,引进麻省理工的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培养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精英人才。同时,将瞄准国际前沿,开展一流的供应链科学研究。还将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与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等协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他强调说:“与此相对应,我们也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三方面助力宁波地方经济发展!”

  据悉,供应链创新学院将集聚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创新团队,集聚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世界领先技术和研发资源,形成一个国际协同创新集聚区,刘院长说:“在我们面向全球招聘教师中,全职师资中有多名交通、物流、供应链的知名专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也将成为我们的兼职教授参与到科研中,还将短期特聘全球知名教授,邀请来自业界的行业领袖担任实务教授。”  

  新闻链接

  中国首家供应链学院落户宁波

  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学院,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唯一的供应链创新学院,为何选择在宁波落户?

  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大学。有84位诺贝尔奖得主正在或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作,培养了许多全球顶级首席执行官。

  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和物流卓越网络世界闻名。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成为该网络的第六个中心,填补了中国供应链学院的空白。

  宁波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所在地,宁波-舟山港于2012年超过上海港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居全球第四。“中国是全球每一个供应链中的重要部分,每年有10亿吨的货物从宁波港进出。在这样一个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地建立一个研究机构,将为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特殊的角度去研究。”麻省理工学院交通与物流中心、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主任尤西·谢菲说。

  为满足宁波乃至中国供应链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助推宁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圈三中心”(港口经济圈、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及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力争吸引全球知名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及各个行业中的全球制造、零售和服务公司落户宁波,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集群,宁波市人民政府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共建了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意义非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