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东苑立交桥上,项目负责人为市民介绍工程情况。 |
□记者 陈烨 文/摄 宁波市治堵工作已经走过3个年头,城市的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城市建设和治堵成效,市民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昨天上午,宁波市治堵办邀请了15位市民参观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以前相比,现在的宁波路桥建设得交关赞!”这是记者随行途中听到最多的赞叹。 重整施工后的新星路焕然一新 昨天上午9点,一行人驱车来到第一个项目点:新星路公交专用道工程。这个工程西起机场路,东至环城西路,总长约1.5公里。市政前期办项目负责人唐建华介绍,这条路还要等待验收,等正式通车后,可以缓解海曙西北片区的交通压力。 这条路原先只有双向4车道,因为工程车来往频繁,道路负载较重,出现了开裂、下沉等问题。去年7月份,这条路开工重整,为保证车辆通行,工程方选择半幅施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难度。 向南拓宽后,如今的这条路焕然一新,不仅增加了2个公交专用道,对人行道铺装、路灯、交通设施等进行升级,还在绿化景观上下了功夫,保留了香樟树,并在南侧人行道上新种植了黄山栾树。 “印象中15年前这里就是一片农田吧,哪里想到现在变得那么好。”听着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同行的周永根有些感慨。他是“老宁波”了,与他闲聊中记者发现,他对宁波道路特别熟悉,对于近些年道路的变化,他坦言“太快了”。 高颜值的澄浪桥贯通东西 第二个项目点是澄浪桥及接线工程。刚下车,市政前期办项目负责人就把大伙儿带进会议室。进门左手边摆放着桥梁模型,绿化景观、灯光设计都原样呈现,电源接通后,桥梁绚丽的夜景展示出来,引得大伙儿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项目负责人介绍,澄浪桥在今年6月30日已通车,是贯通东西向的大通道。它建成通车后,让城东、城西居民来往火车站、栎社机场、客运中心、机场高架、世纪大道十分便捷,也大大提高了火车(汽车)南站客流的集疏能力。 “我们的远期规划是拓宽桃源街,因为澄浪桥自西向东到桃源街后,就只有4车道了,道路一窄,桥梁的功能性就不能得到最好发挥。”项目负责人向大家解释,如果桃源街拓宽了,就更加能分担百丈路、环城南路的交通压力。 东苑立交桥是互通东西南北的重要节点 最让大家觉得不虚此行的是第三个项目点: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虽然一期工程年底建成,正式通车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但作为重要节点,未来互通城市东西南北的这座立交桥,让大家仅仅是想象都很雀跃。 这个工程非常复杂,在原有的东苑立交上新建四层全互通立交,技术难度非常大。项目负责人宁波通途投资公司林寅鑫介绍,立交最高处达40米,光是钢结构吊装就很困难。再则,立交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迁改、施工保护等方面也遇到过难题。 “简单来说,就是等通车后,来往环城南路、河清北路方便了,到东部新城直接走东苑立交就行,不用走福明路。目前东苑立交往东、往北还没建成,以后建成了,节点效果能凸显出来。”现场,林寅鑫向市民解释。 “立交桥还没开通,我们能近距离参观,机会很难得,等以后桥通车了,交通太方便了,我得回去跟邻居宣传宣传。”站在立交桥中间的许孝涌用iPad拍下了十几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