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科娜 文化广场、科探中心、大剧院、生态走廊……如今,东部新城已经成了市民休闲、学习、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就东部新城11年的开发建设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东部新城自2005年初启动建设以来,核心区建设已基本建成,核心区以东片区建设正全面启动。随着2014年市行政中心的正式启用,以及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运营,东部新城与老城区三江口“一城双心”的总体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这也意味着宁波从原先的单一城市中心正式迈入了双中心的时代。 东部新城成宁波新核心 据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东部新城累计完成投资1126亿元,已连续七年投资突破百亿元。到去年年底,新城区域内建成项目61个,建成项目面积571万平方米;建成道路42.6公里,建成绿化水域面积106.3万平方米;完成征地10414亩,拆迁各类房屋376.3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面积125.6万平方米。今年1~8月,东部新城已完成投资103.65亿元,全年预计完成投资158亿元,投资额将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5年年底,东部新城累计引进招商项目总建筑体量近33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400亿元。 据最新的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东部新城法人单位数超千家,实现营业收入1151.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4.0亿元,上缴税收15.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 东部新城住宅楼盘在价格稳步提升的情况下,销售好。今年上半年,区域内住宅及公寓总去化2449套,去化面积超33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住宅楼盘总体去化率78.5%,库存去化周期为6.5个月,在全大市范围内整体去化周期最短。 “通过这几组数据可以发现,东部新城已逐渐成为宁波投资增长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区域吸引力足、市民认可度高的城市新的核心区域。”东部新城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徐雷说。 高端现代服务业成区域主导产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东部新城已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金融服务产业、国际航运服务产业和会展贸易产业。 目前,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徐雷介绍说:“以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产业平台吸引了宁波股权交易中心、赛伯乐金融产业中心等重要平台入驻,构建起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目前,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已有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东海航运保险等40余家金融、信托、会计机构入驻,已在全市形成了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的优势。 “以环球航运广场为载体的航运物流产业平台吸引了包括宁波舟山港集团、中国船级社浙江分社、长荣海运、中远航运等重要企业入驻,航运产业链进一步拉长。”目前,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一期已形成由港航、物流、货代、金融、保险、法律事务等90余家企业组成的航运“大超市”。 “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依托的会展贸易产业平台入驻贸易会展企业1000多家,基本形成了线上线下会展贸易产业链。”此外,在新兴产业方面,包括以盛世方舟、金融硅谷等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生态休闲逐步成主色调 东部新城规划绿地、河道和道路用地约占总用地面积的53%,可供开发用地仅为47%,如此大面积的水系、绿地和开放空间,在国内城市中心区建设中可谓绝无仅有。”徐雷说。 目前,核心区水网绿网基本建成,生态走廊、中央公园、市民广场、杨木碶河等一批景观全面建成,区域慢行系统廊道已达20公里,绿色生态休闲逐步成为新城区的主色调。 下一步,还有哪些民生项目值得期待?记者获悉,今年年底,五一广场将建成投用、报业传媒大厦基本建成、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主体施工完成、效实中学东部校区地下室施工完成。 在医疗方面,今年年底,市眼科医院、社区卫生院将进入主体施工,百丈路专科医院落地,口腔医院入驻。同时,今年年底,宁波市城市展览馆新馆、宁波市图书馆新馆主体施工将完成,城市之光滨水商业区建成投用,宁波中心阪急商业中心正在抓紧建设。 明湖预计将于明年开工 “十三五”时期,东部新城开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核心区,全面建设核心区以东片区,计划完成投资780亿元;开工建设46个项目、建成51个项目,建成项目建筑面积650万平方米,建成区域达1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到60公里,绿化水系面积达到140公顷;常住人口达到8万、办公人口达到15万,各类企业达到2500家以上。 海曙有月湖,江北有日湖。今后,在东部新城将会出现一个明湖。具体位于盛莫路以东、中山路以北的位置。明湖的水域面积为25公顷,相当于日湖加上月湖的体量。明湖预计将于明年开工。 同时,还将加快推进东片区中山东路、兴宁东路延伸段等主干路网建设,基本实现东片区“路成网、湖成形”,搭建东片区开发框架。 此外,还将加快邱隘老镇改造提升。按照“人气不散、活力不减、人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原则,科学谋划邱隘老镇改造计划。目前,正在加快后塘河以北区块开发建设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