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渤资料照片 |
□记者 庞锦燕 近日,奇幻爱情喜剧《西游记》系列第三部《西游记·女儿国》宣布,黄渤将加盟《女儿国》,并首度转型成为操盘幕后的出品人之一。 黄渤的跨界转型并不是个例。记者留意到,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8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通知中,作家韩寒、演员蔡少芬、摄影师吕乐执导的电影项目已分别立项。此外,钟汉良、刘若英、张洪量、王宝强等一大批名人的跨界作品正在路上。 名人跨界作品撑起“半边天” 跨界执导的现象由来已久。姜文、周星驰、徐静蕾是由演员成功转型导演的第一代跨界名人。接着,蒋雯丽、徐峥、赵薇、杨采妮、邓超、周杰伦、郭敬明、大鹏等曾在其他领域为人熟悉的面孔,都共同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电影导演。 如果以票房作为标准的话,他们几乎都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并轻松跻身亿元导演的行列。《泰囧》《港囧》合起来票房超28亿元,《致青春》超7亿元,《小时代》系列四部电影近18亿元票房,投资仅2000万的《煎饼侠》去年创造了超10亿元的票房成绩。 名人跨界现象还在中国影坛持续发酵。前天,《西游记·女儿国》宣布,实力派演员黄渤加盟《女儿国》,并首度转型成为操盘幕后的出品人之一。而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8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通知中看到,作家韩寒导演的新片《乘风破浪》,演员蔡少芬的导演处女作《焚身》,摄影师吕乐执导的《速求共眠》均正式立项。 此外,一大批名人跨界转型作品正在赶来的路上:演员钟汉良要拍饶雪漫的《沙漏》,歌手张洪量要拍《广岛之恋》,歌手刘若英要拍以自己家族故事为原型的新片《易副官》,主持人李彬要执导台球题材电影《斯诺克》,而群众演员出身的王宝强跟束焕联手打造的喜剧《大闹天竺》将于年底上映。 跨界不成反交“学费”的例子也不少 记者发现,今年跨界电影圈的成员身份更错综复杂,既有科班演员,也有资深歌手;既有著名主持,也有人气作家。为什么各行各业的明星会前赴后继跨界电影圈?徐峥的说法可能代表着大部分名人的心声,他说他当导演是因为演不到想演的电影,因为当演员太被动,不能在创作中掌握话语权。因此,跨界当导演成了自己“升级”的一大选择。 不过,跨界导演越来越多,拍出的电影质量却良莠不齐。即便是有着超高票房的《港囧》和《致青春》也被认为品质一般,邓超的《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被炮轰是“恶俗电影”,《小时代》系列和《后会无期》一个被批价值导向不对,一个被说内容空洞。 更有不少名人跨界作品的票房遭遇滑铁卢,特别是近两年跨界电影圈的音乐人,几乎个个跨界不成反交“学费”。比如2014年由摇滚教父崔健执导的影片《蓝色骨头》,曾被观众吐槽故事讲得太混乱,最终票房惨淡。音乐人转型的导演作品中,还有如雪村的《卧龙岗》、方文山的《听见下雨的声音》这样票房惨淡的例子。2014年公映的《怒放之青春再见》虽然在圈内口碑不错,但票房却比较惨淡,全国总票房成绩仅为203.6万元,与音乐人卢庚戌之前设想的破亿相差甚远。今年,摇滚歌手郑钧的动画电影《摇滚藏獒》投资浩大,但最终票房不足4000万元。 业内人士担心科班导演更难出头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说排队给郭敬明投资的人可以绕上海外滩三圈。这说明,在大量资金不断涌入的电影市场,很多投资人最看中的不是剧本,而是导演、演员以及主创。以赵薇的处女座《致青春》为例,丰厚的人脉资源是赵薇跨界当导演的一大优势,除了能狂刷“友情卡”以低片酬邀来大牌明星当主演或客串外,找一众明星好友在微博上帮忙营销也是轻而易举。 影评人李星文对资源配置向名人倾斜的现状表示担忧,他说名人跨界电影圈对很多还没有名气的新导演的冲击将更大,因为当下已经没有多少投资人还有培育新导演的耐心,“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导演队伍。” 著名导演何平曾说,第五代导演基本都是从导演助手、场工等底层一步步做起来的,第六代导演多是从电影院校毕业后开始拍片的。比如张艺谋、顾长卫都是摄影师出身,冯小刚之前是做美工,姜文和周星驰则都是当演员成名。与从摄影师、剪辑师、演员等核心工种转向导演的近距离跨界相比,现在的跨界距离可以说越来越远,歌手、作家等“外行人”竞相挤进了导演的队伍。 “许多跨界导演往往都是从已经功成名就的写作、媒体等文化领域转行,天然拥有更高的受众关注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专业性的不足,而真正专业出身的新导演却难以得到出头机会。”李星文说,跨界电影圈的名人如果自身缺乏导演技能的科班训练,作品可能会缺乏深度。营销策略再花样百出,故事讲不好依然会辜负观众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