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架上悬挂着一排排细如丝的长面,洁白若雪。陈家墕村在祖传工艺的基础上几经改进,已形成和面、植皮、醒面、开条等18道工序,除和面外,其他全部手工完成。 |
 |
83岁高龄的著名剪纸艺人郭佩珍(右三)向著名画家刘文西(右二)介绍她的剪纸作品———《陕北风情》(全长0.8mx5m)。该作品历时七个月完成,作品中有神态各异的男女老少人物1000多。 |
 |
赤牛坬村一共1000多人。村民自编自演的《抬花轿》、《搬水船》等传统秧歌剧及《跌坛》、《祈雨》、《打夯》等几近失传的原生态节目,留住了陕北民俗文化的根脉。 |
 |
从公元400年左右佳县就已开始栽植枣树,一片1300多年树龄的枣树林总面积达36亩,共有枣树1100余株。 |
 |
黄河流经佳县境82公里,两岸悬崖峭壁,群峰耸峙,有些地方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水蚀浮雕,如同黄河晋陕大峡谷的“天然画廊”。 |
□记者 戚颢 文/摄 近日,“东方红故里看变迁”、媒体聚焦陕西佳县大型采访活动暨摄影大赛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走进佳县,用镜头记录这个黄河畔古老县城的发展和变迁。 佳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黄河流经佳县82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貌奇特、古迹遍布让摄影师们的镜头捕捉到了很多惊喜——— 1300多年古枣园里,古木参天,沧桑的树干刻满岁月的痕迹;同样满脸沟壑的老人拉起了民曲,是我们熟悉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在黄土地上,慢慢听出那八百里秦川的苍茫;惟妙惟肖的剪纸、活灵活现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古老的村落里,家家户户都在晒因为《舌尖上的中国2》而闻名全国的挂面,细细长长的千丝万缕,像无声的琴弦在阳光下随风而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的变迁,也给摄影师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经过专业摄影师鉴定,这里适合摄影,也适合寻幽访韵怀古忆昔,“随拍768”也许会组织会员去黄河边采风,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扫二维码,在微信后台先报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