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们在吃自助。记者 徐叶 摄 |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庄承婷 朱月弟 同样价格的学生餐,盒饭配送是两荤两素,自助餐是5-8个菜“任你吃”,加配酸奶或水果。前者每次倒进垃圾桶里的剩菜剩饭多达250公斤,而后者几乎没有被浪费的。这样巨大的反差,是如何“玩”转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新城第一实验学校,一探配餐升级的“秘密”。 能吃多少选多少 自助餐优化个人配比 新城实验学校分两个校区,本部就读的是4-9年级学生。秋季学期开始,学生午餐从配送盒饭改为自助餐。 中午11点,第一批学生来吃饭了。记者看到,食堂入口处多个通道,每个通道两侧都摆放了自助餐车。菜谱为:香酥鸡腿、肉末茄子、炒三丁、花菜豆腐羹、酸辣土豆丝。主食是牛肉咖喱饭和白米饭,外加酸奶和香蕉。 最早到食堂的是401班孩子们。男生陈奕镕给自己夹了4块鸡腿,若干蔬菜,少许米饭。他第一次盛的饭并不多,吃完了又到餐车边添了一点。相比之下,女生胃口要小一些,个别偏爱蔬菜的,只夹了一小块鸡腿。一个班40个孩子,各取所需,都吃得挺香。 “女生吃不完的份额‘跑’到男生碗里,低年级消耗不了的份额‘跑’到高年级那边。”校长陆琦说,饭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自助餐更能优化个人配比。那些被丢弃饭菜所花的钱,则可用来优化饭菜质量。 据了解,同样是12元一顿的学生午餐,盒饭是两荤两素,而自助餐就有5-8个菜,两者都是让餐饮公司配送的。本学期自助餐的菜单是结合学生要求科学搭配的,比如昨天是第一次上油炸食品,餐后就有酸奶帮助学生消化。 挑爱吃的菜将“光盘”行动发挥到极致 因为挑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菜,学生们都吃得很利索。再加上学校有“光盘”规定,倒进餐桶的剩菜剩饭是极少的。用餐时,有班主任在现场“监督”,吃完后孩子们把餐盘放到指定的位置。个别学生还会让班主任看一下空盘子,示意自己将饭菜吃干净了。 “学生们做得很不错,作为班主任主要是观察一下学生取餐时荤素搭配是否合理,有没有偏食,用餐时稍微提醒一下。”401班崔老师说,有时还看看饭菜是否合学生口味,有哪些细节需要进一步优化。 食堂工作人员不负责收餐盘,主要确保饭菜的温度,并及时补充被消耗掉的食物。四个班级学生吃完后,记者特意去看了一下边上的厨余垃圾桶,里边只有一些酸奶罐子和香蕉皮,饭菜残渣也不多。 据统计,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本部)有14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是在学校吃午餐。负责配送学生餐的林先生说,配送盒饭时每餐后要装四五桶餐厨垃圾,一桶大概50公斤,大约有250公斤饭菜直接浪费。而现在顶多半桶,仅25公斤,并且大部分还是必定会产生的垃圾,比如鸡骨头、虾壳、果皮。 自助后吃得更好 还能培养用餐礼仪 配餐升级自助餐后,孩子们吃得更好,家长也更放心。不过,“升级”除了物质方面,还有精神层面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色,学校还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用餐礼仪,从日常吃饭入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本部的高年级学生实行的是“自助餐”加“光盘”模式,而分部1-3年级的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弱,连打饭都不太会,就采用了另外的模式。在订制餐盒的基础上,不够吃再自助添菜。10个小朋友在一张桌子上用餐,班主任老师负责分汤,“桌长”负责分餐具和水果。 303班的徐嘉晨因为自理能力强,被小朋友们推选为本学期的“桌长”,用餐结束后,他负责擦桌子,也会检查餐椅是否归位。“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可以。”徐嘉晨说,平时老师还会布置做家务的家庭作业,做这些应该是没问题的。 “每张小桌子边上都有抹布,学生做得好坏无所谓,至少让他们有这样的锻炼机会。”陆校长说,不要小看了这些孩子,他们会做得很好。 吃多少取多少,吃完自己收拾餐具,帮低年级小朋友擦桌子……记者看到的这些用餐细节,其实蕴含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什么是对食物的敬畏,如何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又如何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吃饭的时候都能学到。”学校老师说,这样的做法不光能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更是在培养一辈子可能都会受用的行事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