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陆艳) 今天起,作为全国首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地方标准规范,《宁波市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正式实施。 该《规范》明确,乡镇(街道)图书馆舍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服务人口超过10万的,馆舍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阅览座位不少于30个。图书馆藏书量不少于1万册,馆藏图书50%以上应是近5年内出版的,且人均占有藏书应不少于1.0册,人均年增藏书应不少于0.04册,报刊总量应不少于120种。 《规范》还规定,乡镇(街道)图书馆双休日应对外开放,每周开放时间应不少于48小时。其业务管理系统应与县(市)区图书馆联网,实现“一卡通”借阅,通借通还。馆内免费提供WiFi环境,支持移动阅读。 同时,乡镇(街道)图书馆应面向读者举办各类教育、文化及休闲等活动,向所有人平等开放;建议各馆设立未成年人独立使用区域,配备相应藏书资源和活动空间;调配数量充足、内容丰富、适合老年人阅读的藏书资料,可配备有声读物;为服务区域内行动不便、无法前来图书馆的居家老人、残障人士,提供送书上门服务。 此外,《规范》明确提出,乡镇(街道)图书馆人均投入应不低于2元,且逐年增加;办馆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引导多渠道、多样化的社会资金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