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过望果节

  □三皮

  

  7月下旬的一天,我轮休,次旦罗布(我嫌麻烦,习惯叫他次罗)说,波哥,去我家吧,带你去过望果节。望果节?这是什么节?次罗说,这是我们山南地区农民庆祝丰收的一个节日,拉萨、日喀则也有,但没我们这里热闹。望果节每年的时间不固定,一般在麦子开镰收割前的两三天举行。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就是“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哈,我觉得好有意思,丰收在望,在田边转着圏圈,骑马喝酒,想想都幸福。次罗的家就在甲竹林村,离机场五分钟的车程,同行的还有唐哥。

  我们到村里跑马场的时候,望果节仪式已开始了。一支队伍在田间缓慢地行进,打头的是两个少女装扮的拉姆(仙女),跟着是七八个喇嘛和老人,再后面是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聚集在跑马场的男女老少,许多人背上都背着用各色布块包裹的箱子,箱子上搭着洁白的哈达,每个人手中还拿着用彩色哈达编制的东西。他们用藏语互相交流,黝黑的脸上是灿烂的笑。望果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相传公元五世纪就有,表达的是对众神的感恩。

  转完田之后,是好玩的骑马大赛。十几个年轻的男子,穿着彩色藏袍,头戴流苏帽,骑在精心装饰过的骏马上,从半山坡上冲下来,马蹄扬起一路的尘土。下到跑马场的途中有俯身拾哈达、马上站立等各种展示骑术的惊险表演,跑马场里设置了箭靶,骑手们跑进场时再来个马上射箭表演。一身华丽藏服的姑娘们纷纷为心中的骑士喝彩。

  当然,更有意思的是过林卡,就是我们汉人说的野餐活动。我这才明白他们背上的箱子里原来是各种藏式吃食。次罗的妈妈事先做了很多食物,黄蘑菇、风干肉、灌肠、酸萝卜、卡赛、糌粑,当然还有青稞酒。跑马场周围空旷的地方搭起了一个个简易帐篷。次罗家除了族里的老老小小,还邀请了几个外地的亲朋好友,大家团团围坐,长辈客人坐在中间。谁家有特别的菜,主人会端着那个菜挨个送到面前,恭敬地邀请分享。次罗妈妈做的黄蘑菇令我胃口大开。次罗说黄蘑菇又叫金蘑菇,是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菌类,据说营养价值很高。他妈妈把黄蘑菇切得细细的,腌渍一下,拌上藏式调料,非常鲜美。我领教过拉萨酸奶的酸,但次罗妈妈特别为我在酸奶上加了葡萄干和蜂蜜后,我尝到了先前没发现的醇香。

  晚上,是年轻人最期待的节目。我们和隔壁帐篷的藏民一起点燃了一堆篝火。有两个是白天的骑手,率先挥着长袖的藏服跳起了舞。然后大家纷纷加入,拉手成圈,舞蹈动作倒是简单,跨腿、挥袖,队伍顺时针旋转着,圆圈时大时小。一边跳,一边有男女对唱。起先我和唐哥还扭扭捏捏,次罗把我们拽进了队伍中。他说,这叫锅庄舞。不会跳也没事,跟着节奏摇摆吧。来自城市的我们穿着T恤牛仔裤,在盛装的队伍里如此别扭。但是我许久不曾这样开心地大笑了。我见过村民们收割青稞的情景:男男女女一溜儿排开,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劳动、娱乐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欢乐。篝火渐熄,估计也累了,大家渐渐散去,回家休息。

  我、唐哥、次罗喝着酒,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头上的星空璀璨,旁边的麦地散发着成熟的芳香。风穿过空旷的夜,拂过金色的麦穗,拂过我。次罗家的青稞酒清冽淳朴,口感绵长,好像可以喝到天亮的样子。有时突然就沉默了,我们静静地望着天空,倾听四野。想起一句话“拥有的越多,离神明的距离越远”。来到西藏后,生活变得非常简单,上班干活,休息打球,不用每天纠结于烧什么菜,也没有很多无聊的酒局;拉萨的空气很洁净,无邪的蓝天让人的心慢慢地静下来;与藏族同胞相处久了,也越来越喜欢他们,他们对生活热烈奔放,对人热情纯朴。我觉得这样简单的人生挺好,欲望少了,心灵才会轻舞飞扬。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