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王牌逗王牌》这四部影片争奇斗艳,“小丸子”“逗鸟外传”等动画片竞相登场,“十一”黄金周有超过10部中外影片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网站及第三方实时平台初步统计,1日至5日全国单日票房均超2亿元,最高票房出现在10月1日,接近2.8亿元。尽管数据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但《湄公河行动》等新片依然热映,相关现象也引发业内和观众热议。 最新鲜的剧情和技术 电影国庆档最亮“黑马”当属《湄公河行动》。影片故事系根据2011年湄公河中国船员遇害案件改编,演员陈宝国早前在同题材电视剧《湄公河大案》中扮演“禁毒局局长”,此次则扮演“公安部部长”,张涵予、彭于晏的“男双搭档”也吸引观众视线。 业界评价,无论是题材新鲜度、动作大片力度、现实主义情怀等,《湄公河行动》可谓创造了本年度国产片的多项“之最”。影片排片自4日起逆袭其他竞争对手,在国庆假期结束后还会掀起一波观影热。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电影《爵迹》则是国内首部采用全CG(计算机动画)捕捉技术的影片,创造了国产片新的“技术之最”。影片集聚了10名青年演员,对他们进行动作捕捉,最终完成了一部真人表演的CG动画电影。除了“粉丝”观众,还有不少“技术流”影迷对此好奇。 最“分化”的影片口碑 被网友誉为“真正主旋律”“很硬很强大”“今年最该看的国产片”,《湄公河行动》俨然成为“黄金周”网上舆论评价最高的影片。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点评:尽管《湄公河行动》仍存在文戏较弱等不尽完美之处,但武戏确实过硬,在国庆期间热映,是恰逢其时。 与此同时,改编自文学作品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等,并未收获片方预期的超强口碑。一些观众对故事框架和细节提出了建议和批评。延续所谓“港式”搞笑的《王牌逗王牌》则被一些网友指出系“粗制滥造”新案例。 专家指出,2014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迅猛,也刺激了部分制作方的“投机”心理,不排除有“凑脸”“圈钱”等怪现象。与此同时,广大观众的观影品味日益提高,对电影生产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具“悬念”的票房 对比近3年来“一年一个台阶”的高增长,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电影票房可谓最具“悬念”。 追溯历史,国庆档“电影热”最早形成于2008年《画皮》的热映,此后2009年《建国大业》《风声》等“红色题材”成为国庆电影市场绝对主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升级扩容明显,其中2014年国庆档的《心花路放》《亲爱的》、2015年的《港囧》《夏洛特烦恼》等,堪称口碑与票房双赢。但中国影市也非“逢节必涨”,2010-2012年间就曾出现过一个“平淡”的国庆档票房数据平台期。 石川等专家分析,国庆档票房的变化,与今年以来对第三方“票房补贴”加强政策约束有所关联,而我国观影总人次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长。个别的观影人次下降现象,缘于电影内容本身原因。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也指出,影响票房增速的原因很多,当务之急是“把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作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命脉”,要用“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的精神”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和水平。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真实的“湄公河惨案”更震撼 电影《湄公河行动》由五年前的“湄公河惨案”改编而来。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流域遇袭,船上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并在船上发现90万粒毒品。 惨案发生后,泰国媒体转引泰国军方的说法,称中国两艘商船运输毒品,因此发生交火。 不过,时任驻泰使馆警务联络官仵建民在进行实地勘查及了解案情后,发现了一些疑点,并报告给公安部,立即引起重视。 中国派出由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和国内其他执法部门联合组成的200多人专案组,共6个工作组,分赴老挝、缅甸和泰国侦查此案。历时10个月,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缅甸军方曾征用中国商船到孟西岛清剿“金三角”地区最大的非法武装贩毒集团———糯康集团。这让糯康怀恨在心,决定报复中国商船。而泰国个别不法军人为了缴毒立功,为以后职务晋升铺路,双方遂合伙,由糯康组织劫持船只,把毒品放到船上栽赃,把船员捆起来押至泰国水域,再由泰国军方查获。 2012年4月25日,在老挝波乔省敦棚县孟莫码头,糯康及两名手下被中国警方抓获。此后,糯康等嫌犯被押解回中国接受审判。 2012年12月26日,云南高院驳回糯康等人的上诉,维持对糯康等四被告人的死刑判决。次年3月1日,糯康等四名罪犯,在云南昆明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宗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