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测“生死状”折射教育懒政 近日,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要求学生签订学校免责协议书,引起学生的不满,这则“学生体质测试要签‘生死状’”的新闻也在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记者后来从该校了解到,在媒体报道这件事之后,学校已经取消了与学生签订体质测试免责协议的决定。 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们,身体素质相较之以前确实差了不少。如今看来,并非是营养没跟上,恰好是营养过剩和锻炼的缺乏,才让年轻一代在单双杠和田径场上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可能学校管理层也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免责条款的出台。不能说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毕竟惨痛的现实早已敲响过警钟。 但话又说回来,这么一则于法无据的免责条款,真的能让校方撇开干系吗?答案是否定的,相信高校管理者并非法盲,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这则条款的出台,恰恰折射出校方的矛盾心态:体育测试毕竟不是比赛,学校、体育老师走走过场也就过了。想真正地来一次测试,培养学生们锻炼的好习惯和增强体质,又怕出事,这样在夹缝中才显得很为难。 不管怎么说,“生死状”的出台确实不是明智之举。除了让一些本就体质不好,或者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惶惶不安之外,竟然还衍生出“代测”这一收费项目和人员。这是校方事先怎么都不会想到的———锻炼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学生自己受益,如何成了变相的强迫和无奈何的作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测“生死状”折射了教育懒政。为了撇开干系,校方竟然荒唐地要求学生签订所谓的免责协议书,其用心之狭窄与丑陋,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反面教育。 马涛 微信转错账也要有“后悔药” 日前,家住西安明光路的王女士给一位朋友微信转账2700元,转完后她发现“坏了”,钱误转给一位不熟悉的微信好友了,而当她想让对方退还时,却被对方拉黑了……王女士赶紧给微信支付客服95017打电话求助,工作人员表示,转账无法撤回,也不能提供对方个人信息。 10月10日《华商报》 随着网络支付功能增多,类似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不少人都有微信转错账、发错红包、充错话费的经历,如果对方不归还很难追回。据了解,央行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从今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但微信、支付宝等提供支付工具的第三方平台尚未有撤回办法。 转错账虽然是用户自身过错造成的,但也不能让用户“自认倒霉”,第三方平台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企业,有确保用户资金、财产安全的义务,而不是置身事外。退一万步说,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想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完善产品的安全性、便捷性,增强用户体验,才会在用户“用脚投票”中脱颖而出。从这方面讲,互联网企业不仅应当在用户转账时增加风险提示,更要进行技术升级,规避转错账给用户带来的风险。譬如,设置撤回功能等。 当然,受害人也可以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转错账,当事人有权依法要求获利方返还钱款,如果获利方拒不返还,可以向法院提供转账凭证和对方身份信息,通过诉讼途径索回钱款。作为用户也要以身作则,增强风险意识。比如网络转账时要核对好信息,定期修改支付密码等。范佳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