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身 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35名“啄木鸟”专为鄞州中心城区“找茬”

  本报讯(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朱娇娇 任哲) 昨天,46岁的李安定在鄞州区四明中路上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不过,他并非在拍摄美景,而是在“找茬”,给鄞州区城市管理工作“找茬”。作为鄞州区智慧城管中心的一名信息采集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 

  在与记者交谈时,他接到城管通传来的指令,要求他在30分钟内赶到锦寓路与四明中路交会处,对已处置的问题进行核查,李安定随即匆匆上路。像这样的工作,李安定每天要重复几十甚至上百次。鄞州区智慧城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鄞州中心城区现在有像李安定一样的“啄木鸟”共35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月均采集城市管理问题1.2万余个。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鄞州区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分属各部门的资源和责任被有机整合、厘清,管理变得更为主动、精确、常效化,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被细分为部件问题和事件问题两种,前者包括井盖、路灯、人行道、交通护栏等107类城市部件,后者指乱贴小广告、绿地脏乱、机动车违停、占道经营等76类事件。

  而且,智慧城管现在俨然已成为鄞州新城区的“智能大管家”,而智慧城管的高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城管”格局下的29个部门协同作战。去年,鄞州进一步完善协同处置体系,建立了领导领办、商办会办、专题专报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鄞州智慧城管还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升级智慧化平台。2014年鄞州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启动,以中心城区37平方公里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完成了71类城市部件模型的制作、20万个部件属性的录入、道路与人行道模型的功能切分,形成了1:500的三维城市模型,实现了城市设施精细化建模和立体展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