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先生

  □江泽涵

  

  我在一篇短文中称呼龙应台为“先生”。很快就收到了读者的留言:“龙应台是台湾女作家,不是先生!”在这位朋友看来,“先生”应该是成年男性的专称,可能认为我不熟作家其人,而其名字又像个男名,因此受了视觉上的蒙蔽。

  给龙应台戴一顶“先生”的帽子其实是合理的。因为“先生”还能用来称呼高学识的女性,比如秋瑾先生、邓颖超先生。

  古汉语中,“先生”是用来称较自己年长的人,也特指父兄,《论语·为政》记,“有酒食,先生馔”,指先孝敬父兄。后来才用来尊称有学问或某种资格的人。最早用作称呼老师的,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近代普称教育工作者,比如丘逢甲先生、何子渊先生。总之,在现代以前,并非所有成年男性都能称为“先生”,而“女先生”之说更是闻所未闻。

  现代汉语中,与“先生”相对应的是“女士”,特称成年女性。“士”有美的意思,比如观音大士。其与“太太”和“夫人”有着质的不同,谁的太太?不免要冠上丈夫的姓氏。“女士”则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更高程度上的敬称。

  武侠小说中,“女侠”的人文效果与“女士”相近。《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是郭靖的妻子,可以称她为“郭夫人”,可这样姓就改了,还不如《红楼梦》中的“邢夫人”和“王夫人”,虽嫁入贾府,但未改姓。这般称法的夫人还有汉高祖的戚夫人、隋文帝的陈夫人。但主要是因为家中夫人众多,须冠以娘家姓氏来区别。

  黄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豪迈大义,智计百出,协助丈夫保卫家国。武功虽非当世无敌,但受到了江湖中人的尊敬,称作“黄女侠”,说明她不只是郭大侠的夫人。再想,又不如称“黄帮主”,不仅保留了本姓,还昭示着她一派宗主的社会地位。

  “女士优先”传自西方,我曾想当然认为“女士”也如此,却不知道这是个地道的本土词汇。《诗·大雅·既醉》记:“其仆维何,釐(念 lí)尔女士。”古代妇女的地位很低,而“士”有一定地位,个别有识之士就造了这个词来称呼妇女,以示对女性的尊敬。可惜限于时代背景,未能流传开来。

  称龙应台为“先生”,没错,较之“女士”又如何?一个是过去式的尊敬,有依附于男性之嫌,一个则是现代式的文明。近年火热的“女汉子”,倒与“女先生”相当,个人以为终及不上“女士”。这个人称代词的普及绝对是中国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这一连串称呼转变的背后,蕴藏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会赢得真正的尊敬,男人是,女人也是。“女士”得以流行,正是中国历代有觉悟的女性不懈努力的结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