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 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重拳出击 9名涉恶团伙成员被一网打尽

请受害摊贩尽快到姜山派出所配合调查取证

  本报9月23日相关报道
抓捕现场

  《谁在鄞州姜山强行向摊贩收“管理费”》后续

  □本报记者

  

  10月11日凌晨,在江东、鄞州和北仑三地的几处暂住房附近,数十名便衣民警藏身隐蔽处,借着夜幕的掩护,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后的收网指令。

  两个小时前,鄞州警方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支援下,出动100余名警力,兵分6路,根据事先制订的抓捕方案,进入各自的埋伏点。

  凌晨1点多,随着后方指挥的一声令下,6组民警在江东、鄞州、北仑等地同时展开抓捕。

  至此,经过半个月的缜密侦查,曾在鄞州姜山强行向摊贩收取“管理费”、殴打暗访记者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警方拿下,一个以黑龙江籍犯罪嫌疑人王某为首的涉黑涉恶团伙被一举摧毁。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1人被行政拘留。

  事件回顾  

  今年6月,有人向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称,鄞州姜山明光北路附近的摊贩经常遭到不明身份男子强收“管理费”。记者经过数月暗访,逐渐揭开了一股涉恶势力在这里的“江湖”:在奥克斯姜山工厂宿舍区北门外,一些操着东北口音的人向摊贩收“管理费”,并对不顺从的摊贩进行打砸及人身威胁;同样在鑫峰塑胶厂门口,商贩也要向不明身份的“管理人员”交费才能摆摊。

  9月21日,本报记者乔装成摊贩蹲守,果然遭到一名“夹克男”的驱赶,并被强行收取了300元“摊位费”,其间本报摄影记者偷拍时被对方发现并遭到数名男子围殴,记者手机中的所有照片也被强行删除。

  9月23日,本报A6、A7版对此进行了详实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市领导、市公安局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对此展开调查。

  9月24日至27日,本报连续跟进报道此案。多数摊贩此前因担心遭到打击报复,不愿配合警方调查。令人欣喜的是,在民警的耐心说服下,部分摊贩消除了顾虑,向警方提供线索,为警方掌握该犯罪团伙的证据提供了帮助。

  突击

  100多名民警兵分6路“瓮中捉鳖”

  10月10日晚上8点,姜山派出所灯火通明,100多名便衣民警集结完毕。根据嫌疑人的落脚点,专案组制订了详细的抓捕方案,将抓捕民警分成6组,另外还有1组应急备勤。

  当天晚上11点,在确认几乎所有嫌疑人都回到了落脚点后,抓捕民警兵分6路,悄然进入各自的潜伏点,隐蔽在嫌疑人落脚点周围。

  次日凌晨1点多,随着后方指挥的一声令下,6组民警在江东、鄞州、北仑等地同时展开抓捕。

  在其中一个抓捕点,民警冲进房间时,发现屋内没人,可床上的被子是铺开的,一摸,被窝还是热乎乎的。原来,嫌疑人躲到了床下,被民警拖了出来。

  在另一个抓捕点,一名男子身强力壮,试图反抗,但瞬间被民警制服,按倒在床上,被套上了头套。

  还有一个抓捕点,嫌疑人住在二楼,民警布控完毕开始敲门。嫌疑人也许嗅到了味道,就是不开,反而打开窗户跳到了二楼平台。可他一看,楼下周围都有民警把守,不得不退回房间,负隅顽抗。几分钟后,民警破门而入,将其制服。

  早在抓捕行动之前,民警已经考虑到有的嫌疑人不肯开门,而有的防盗门还很难打开,所以抓捕队伍里还有开锁师傅随行。

  至11日凌晨4点,抓捕行动顺利完成,所有嫌疑人全部落网,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名。

  破案

  9名涉恶团伙成员全部落网

  11日凌晨4点,抓捕行动结束后,警方连夜开始对嫌疑人进行审讯。

  至11日晚8点,案情基本查明———

  2016年5月至今,以王某为首的涉恶团伙,以收取“管理费”为由,采取恐吓、殴打等强拿硬要的方式,对姜山镇奥克斯厂区北门、东二门外的摊贩收取保护费累计数万元。

  殴打记者的嫌疑人刘某,26岁,黑龙江人。刚开始他不承认打人,后来其他人都交代了,他不得不承认,交代了9月21日傍晚,他在奥克斯厂区北门看到有人用手机对其拍照后,便冲过去殴打并强行将记者手机里的照片删除的事实。

  据警方通报,这是一个以东北人王某为首的涉恶团伙。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1人被行政拘留,另有1人与本案无关。

  警方也希望还没有做过笔录的受害摊贩,看到本报报道后,尽快到姜山派出所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