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伟 通讯员 詹婷) 昨天,市编委办传来消息,为了方便市民查询,他们对其中的61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名称调整。与此同时,在“宁波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有几项公共服务事项可以直接办理了。 到本月底、下月初,县(市)区的公共服务也将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和“宁波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也就是说,届时县(市)区居民也能“按图索骥”地去办事了。 “这么多的公共服务事项,有些名字比较专业,有些名字可能并不是市民从字面上所理解的那样。”市编委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改名”的原因:市编委办按照市民的查询习惯,从便于理解、一目了然的角度出发,将项目名称修改为内容概括精准、表述朴实接地气。比如,交通运输系统有个“技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服务,但因为培养的技术人才都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因此这个公共服务名称被改为“交通运输系统技术人才培养”。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开发网上咨询、预约申请、材料提交、审核审批、进度查询、反馈评价等网上办理功能,让老百姓在家里享受到互联网+政务的便利。”这名负责人说。
|